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docxVIP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2025.10

说明: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

2.本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每题2分,共6分)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墨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秦以攻取之外”(《六国论》)

B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静女》)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

“今王发政施仁”(《孟子》)

D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

“为之于未有”(《老子》)

A.①②相同,①③不同。 B.①②相同,①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①③不同。 D.①②不同,①③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①动词,治疗/②动词,学习,研究/③动词,攻占。句意:就好比医生治疗别人的疾病那样。/听闻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门的钻研。/秦国除了用攻战的方式夺取土地之外。

B.①动词,称赞/②动词,归向,归附/③动词,同“馈”,赠送。句意:一旦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归附于礼,天下人就都会称赞你是仁人了。/周公为招揽贤才,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食物(迎客),天下人才都归附他。/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C.①动词,施加/②动词,延续/③动词,施行。句意: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让(他们)向西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大王发布政令、推行仁政。

D.①动词,表判断,是/②动词,表判断,算是、叫做/③动词,做。句意: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就是仁。/来兴利除弊,不算是“生事”。/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提前)处理它。

故选C。

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读音、意义和用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有道者不处”(《老子》)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B

“自矜者不长”(《老子》)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

词语“矜持”

C

“无辞让之心”(《孟子》)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论语》)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D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孟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A.①②③中的“处”虽然读音一致,但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

B.①②中“矜”的词义和用法相同,①③中“矜”的词义和用法不相同。

C.①②中“让”的词义和用法相同,①③中“让”的词义和用法不相同。

D.①②中“忍”的词义和用法相同,①③中“忍”的词义和用法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语音及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①②③的“处”都是读“chǔ”;意义和用法各不同,动词,为,做/动词,交往/动词,在,立身。句意:所以通晓天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同游共处的日子很久了。/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B.错误,三个“矜”的用法都不同,夸耀/得意,骄傲/持重,庄重。句意:自我夸耀的人不会得到敬重。/鼓起翅膀得意地叫,好像是在向主人禀告胜利的喜讯。/在言谈举止中显得谦虚、庄重。

C.正确,①②中“让”的词义和用法相同,都是“推让、谦让”的意思;①③中“让”的词义和用法不同,谦让/责备。句意:没有谦逊推让的心。/治国要用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D.正确,①②中“忍”的词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忍心”的意思;①③中“忍”的词义和用法不同,忍心/使……坚忍。句意:人人都有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的心。/释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做是为了激发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韧,并增强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故选B。

3.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读音、意义和用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

“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庄子》)

B

“复众人之所过”(《老子》)

“有复于王者曰”(《孟子》)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C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恶施不慈”(《墨子》)

D

“自见者不明”(《老子》)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