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9 说“木叶” 林庚习题.pdfVIP

202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9 说“木叶” 林庚习题.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高三语文课文《说木叶》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知识的记忆需要通过做题来巩固,通过做题才能发现自己

学习的薄弱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重点学习这些内容,下面为大

家带来高三语文课文《说木叶》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

真做这些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恽()灼灼()寒砧()

窸窣()筌()冉冉()

翩翩()征戍()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袅()枭()朗()琅()蛊()盅()

燥()噪()躁()迢()诏()苕()褐()竭()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钟爱喜爱

①陈赓大将军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就连他最______的女儿穿的

都是带补丁的衣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②这时候的小鱼是最开心的,它们互相追逐着,不时在水草中玩起

捉迷藏的游戏,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真是惹人______。

(2)飘零飘落

①无数的星辰亮起,在天空写下你的名字,当雪花______时,就能

将我的思念与祝福传送给你。

②今天,我是一片在天空中孤独______的枯叶,不知会落到谁家庭

院。

1.结合课文,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指代对象。

(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

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2)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2.作者引用《橘颂》《招隐士》、无名氏的诗句,想表达的主要意思

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

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

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

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

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

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

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

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

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

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

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

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

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

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

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

句,

文档评论(0)

177****64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