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①。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②涂潦:道路泥泞积水。③畚锸【běnchā】:箕畚铁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念无与为乐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成枯落(《诫子书》)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D.为木岸??????????满铁范为一板(《活板》)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3.下列对乙文中画双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C.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D.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4.甲乙两文叙述之事都发生在苏轼为地方官时,但心境不同。请结合选文分析其心境。

【答案】

1.C

2.(1)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毁坏城池。

3.B

4.甲文心境:被贬期间与友人月下漫步,借“闲人”表达虽遭贬谪却豁达超脱的闲适;乙文心境:徐州抗洪时身先士卒,展现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导语】

这篇阅读材料通过对比苏轼两段不同时期的为官经历,展现了其丰富的精神世界。【甲】文《记承天寺夜游》以空灵笔触描绘月夜闲情,展现谪居时的超脱心境;【乙】文《宋史·苏轼传》则记录其抗洪救灾的壮举,彰显临危不惧的担当精神。两文形成“闲适”与“勤政”的鲜明对照,共同勾勒出苏轼既具文人雅趣又有为民情怀的完整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乐:名词,乐趣/意动用法,以……为乐;

B.遂:副词,于是,就/副词,最终;

C.但:都是副词,“只是”的意思;

D.为:动词,修筑,建筑/动词,成为;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交错纵横;盖,表推测。

(2)是,这里;败,冲毁、毁坏。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河”为主语,“将害”为谓语,“城”为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矣”是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为断句标志,其后应断开;“虽禁军”与“且为我尽力”构成让步关系,中间应断开。正确的断句应为: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分析。

【甲】文此时苏轼被贬黄州,心境是闲适旷达中暗含悲凉与感慨。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他赏月的闲适;而“闲人”一词既指二人夜游的清闲,也隐含贬谪后的落寞,但他能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中捕捉诗意,体现了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旷达胸怀;

【乙】文此时苏轼任徐州太守,面对洪水危机,心境是坚定担当与责任感。文中“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誓言、“驱使复入”的果断、“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的坚守,都体现了他作为地方官为民分忧的使命感和临危不乱的担当精神,心境聚焦于抗灾保城的急切与坚定,展现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苏轼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