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①。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②涂潦:道路泥泞积水。③畚锸【běnchā】:箕畚铁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念无与为乐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成枯落(《诫子书》)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D.为木岸??????????满铁范为一板(《活板》)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3.下列对乙文中画双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C.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D.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4.甲乙两文叙述之事都发生在苏轼为地方官时,但心境不同。请结合选文分析其心境。
【答案】
1.C
2.(1)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毁坏城池。
3.B
4.甲文心境:被贬期间与友人月下漫步,借“闲人”表达虽遭贬谪却豁达超脱的闲适;乙文心境:徐州抗洪时身先士卒,展现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导语】
这篇阅读材料通过对比苏轼两段不同时期的为官经历,展现了其丰富的精神世界。【甲】文《记承天寺夜游》以空灵笔触描绘月夜闲情,展现谪居时的超脱心境;【乙】文《宋史·苏轼传》则记录其抗洪救灾的壮举,彰显临危不惧的担当精神。两文形成“闲适”与“勤政”的鲜明对照,共同勾勒出苏轼既具文人雅趣又有为民情怀的完整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乐:名词,乐趣/意动用法,以……为乐;
B.遂:副词,于是,就/副词,最终;
C.但:都是副词,“只是”的意思;
D.为:动词,修筑,建筑/动词,成为;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交错纵横;盖,表推测。
(2)是,这里;败,冲毁、毁坏。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河”为主语,“将害”为谓语,“城”为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矣”是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为断句标志,其后应断开;“虽禁军”与“且为我尽力”构成让步关系,中间应断开。正确的断句应为: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分析。
【甲】文此时苏轼被贬黄州,心境是闲适旷达中暗含悲凉与感慨。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他赏月的闲适;而“闲人”一词既指二人夜游的清闲,也隐含贬谪后的落寞,但他能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中捕捉诗意,体现了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旷达胸怀;
【乙】文此时苏轼任徐州太守,面对洪水危机,心境是坚定担当与责任感。文中“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誓言、“驱使复入”的果断、“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的坚守,都体现了他作为地方官为民分忧的使命感和临危不乱的担当精神,心境聚焦于抗灾保城的急切与坚定,展现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苏轼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字音字形+文学常识+文言梳理).docx
- 2025年上海市复旦附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文言文详解:《谢万传》.docx
- 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课本基础知识梳理清单.docx
- 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学科10月练习卷含答案.docx
- 2026届高三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6届湖南省金太阳十月高三阶段监测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青春的选择,与时代同歌.docx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东北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