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于永正、、李镇西等400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_6.pdfVIP

2025年于永正、、李镇西等400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_6.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于永正、、李镇西等400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

这是从400位优秀教师博大深远的心灵深处飞溅出来的600余朵浪

花。这400位优秀教师的心灵深处会聚着智慧,浓缩着文采,这600

余朵浪花荟萃着璀璨,聚集着晶莹。一个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一朵浪花可以蕴涵大海的浩瀚。而这一则则教育小语的背后则是变幻

无穷的教育大世界。

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引发

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

这些教育精妙小语出自400位优秀教师的笔端,更是成千上万教育工

作者的心声。每则小语都是教育思想者、改革者、实践者智慧思考的

结晶,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是作者切身体验的至深感悟,是

作者殚精竭虑的思想火花。阅读这些小主事给我们以智慧,让我们去

反思,促我们去改变。每则小语都值得细细品反复琢磨。

教育智慧(1)

1敬畏感和幸福感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培养孩子的敬畏感,包括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养孩子对

生命价值的认识,对自然的亲近,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如果青

少年没有这种敬畏之情的话,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一个

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约束的人,一个缺少憧憬与精神追求的人。

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称赞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

是幸福,克服困难实现了目标同样是幸福。

(摘自2003/11/17《德育报》3版朱小曼的观点)

2教师的终身学习

要让学习支撑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生命,必须首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

识。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

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

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作为国家教育功能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学习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进步,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

展。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才能

准确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来自不同家庭

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

施教,也才能使每个学生游击、和谐地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密结合在一起。终身学习不仅使教师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要前

提,也是教师晚年幸福、完美人生的重要保证。

(摘自2003/11/6《中国教育报》(8)管锡基)

3大师的寂寞

“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

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

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他们比

任何人都知道“寂寞”的必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寂寞”的力量。

中国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圣贤也就是大师。大师之为大,不

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

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工作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

段。寂寞是他们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忍受不了的痛苦。历史的辩

证法就是追逐时髦、寻求热闹的归于沉寂;甘于寂寞、乐于寂寞的永

垂不朽。大师们带来了热闹,但他们所固有的,还应该是寂寞。当大

师们热衷于名利时,他们就堕落了,他们就终结了。“不朽”太难了,

因为“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

文档评论(0)

185****07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