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隆中对

207年,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的刘备拜访隐士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分析局势说:北方的曹操实力强大,而且控制了东汉皇帝,“诚不可与争锋”;东南的孙权割据多年,基础坚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备只能争取控制西南地区,站稳脚跟,然后待机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三国

(220—280年)

(304—439年)

五胡十六国

383年秦晋淝水之战

东晋

317-420年;

公元200年

魏官渡之战

洛阳◎o官渡东

o隆中、⑥

州▲建业

J赤赤壁山越海

吴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涨海)

南海;

知识链接

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双方:曹操军—袁绍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特点: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 (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结果: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

基础。;

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

①东汉中央政权衰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势力又无法调和,难以形成统一的政府。

②江南经济发展为刘、孙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③三者军事实力形成均势,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④总体上来看,是东汉末年地方军政力量发展、军阀割据的结果。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力量维系统一局面。;

魏国:推行屯田制,组织流民耕种官田;大修水利,改造盐碱地

蜀汉:诸葛亮重视农业,维护水利

设施;发展盐铁、织锦业;平定南中,加强对西南蛮夷地区的开发

吴国:征伐山越,将其迁至平原,充实江南地区劳动力;派军远征夷洲(台湾),促进台湾的开发;发展造船业,促进海外贸易;

②南方统治者日益腐败,国力日趋落,且蜀国已被魏国灭。

③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C统一意义: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统治???团奢侈腐化-—-阶级矛盾

少数民族内迁,并逐渐主导局势-—-民族矛盾

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八王之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

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鲜卑

西鲜卑

匈奴

凉州o(

长治东北

羌揭

发羌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1)含义:

门阀:又称士族,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3)主要特点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②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讲求门第,士庶对立,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清谈,爱好玄学。

(4)唐宋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①科举取士的推行(打击垄断仕途的特权);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庄园经济的地位);

③文化教育的普及(削弱垄断文教的优势);

④自身的腐化与寒门的崛起(在阶层竞争中失败)

⑤唐朝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及农民起义的打击。;

(5)评价士族门阀

积极:

①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②奠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

①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导致

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②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

的发展。

③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削弱中央集权,威胁专制

皇权;缩小了选官范围,造成阶层固化,降低了统治集团

的素质;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冗员。;

授官的制度。

(2)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门阀士族势力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要求。)

(3)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4)标准:前期:家世、道德、才;后期:家世。;

南朝(420年-589年)

宋建立:4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