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的种子活力分析.pdfVIP

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的种子活力分析.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1卷第6期四川农业大学学报Vol.41No.6

2023年12月Journalof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Dec.2023

doi:10.16036/j.issn.1000-2650.202311304

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的种子活力分析

1,23341,31,31,3

李阳,郭晓江,唐华苹,雷越堃,张连全,刘登才,王际睿,

1,31,31,2*

魏育明,郑有良,蒲至恩

(1.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611130;

3.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成都611130;4.成都市鹃农智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611730)

摘要:【目的】种子活力是筛选优质(高发芽率,高出苗率等)品种及种质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种子活力遗传

机制的探究,为选育高活力品种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利用具有不同种子活力的SHW-L和川麦32构建的重组

1

自交系群体材料,对当年新收获的种子和3种不同老化处理(人工加速老化、自然老化1年和5年)的种子发芽势、发

芽率进行了QTL定位,与拟南芥、水稻和玉米已发表的种子活力相关的基因与主效QTL置信区间对应的小麦基因进

行同源比较分析,同时对老化前后活力表现差异极端的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麦谷蛋白组成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

自然老化1年的种子QTL位点分布在7D上,人工老化的种子QTL位点分布在1B、2D、3A和7D,自然老化5年的种子

QTL位点分布于3B上,当年新收获材料未能定位到QTL。7D含自然老化与人工老化共同的位点。筛选得到与种子

发芽密切相关候选基因27个。与未老化种子相比,人工老化72h后的种子醇溶蛋白与麦谷蛋白降解显著,高活力

种子醇溶蛋白降解更快。【结论】不同自然老化年份的QTL位点处于动态变化;候选基因主要与种子发育、萌发、能

量代谢和响应逆境的信号传导相关;人工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1年条件下,发现染色体一致的QTL位点7D(QGpy.

sicau-7D-1和QGra.sicau-7D-1、QGpy.sicau-7D-2和QGra.sicau-7D-3);控制种子活力的增效基因来源于人工合成小

麦SHW-L,为进一步利用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改良小麦种子活力提供了依据。

1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发芽率;人工老化;醇溶蛋白;HMW-GS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650(2023)06-0988-10

AnalysisofSeedVigorDerivedfromSyntheticWheatPopulations

1,2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7日上传了初级会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