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docVIP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二战时期创作的一幅漫画,若为添加主题,较恰当的是

A.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起重建 B.兄弟情重,但要经得住困难考验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兄弟不打不相识,家和不怕外人欺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曾经提及: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这段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失去了皇帝对其的信任

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的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的监督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4.1906年,詹天佑在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夫人的信中写到:“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铁路工程。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这说明

A.清政府尚未认识到铁路对国家的重要性 B.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修建铁路的经济条件

C.帝国主义国家彻底放弃对中国路权的争夺 D.詹天佑将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一身

5.右图是上海一处毗邻“新天地”餐饮休闲中心的革命史迹,它是

A.石库门

B.中共一大会址

C.周公馆

D.宋庆龄故居

6.孔子不仅懂得当时现行的礼,他还注重礼的沿革和本源。“礼”最重大的是祭,推究祭的心理根据,是人类的孝悌之心,推广孝悌之心就是“仁”。由此可推知,孔子主张

A.统治者应发扬祖先崇拜以维护统治

B.百姓应接受现实维护政治秩序

C.把“仁”的精神注入“礼”的躯壳

D.把诸子百家学说融进儒家思想

7.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中央集权的弱化

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8.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A.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 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 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9.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10.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其实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农业生产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1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经济遭到削弱 B.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C.战后殖民地的丧失 D.战后联合国成立

12.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

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朝中叶,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当时在官学读书的生员待遇优厚,可免除徭役、税粮,故势力强大的地方乡绅趋利而为,假冒籍贯现象泛滥。为此,张居正实行生员管理制度改革,规定: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地方向上推荐生员时,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对岁考中发现的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生员中凡是敦本尚实,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如有益惑人心、伤风败俗者,不论学业如何,立即开除。但改革仅持续了七个年头,即被废止。此后,明代生员管理中的固有弊端逐渐恢复。

——摘编自史仲文《百卷

文档评论(0)

137****4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