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照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是调整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增进作用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作用
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规定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规定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规定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措施
1、坚持知行统一
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努力做到“慎独”
4、学习先进人物
5、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6、参与实践,总结经验
五.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分为: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4、现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一、教育及其发展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狭义教育:重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20世纪后来的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2.三个构成要素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亲密联络,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也许展开,受教育者也不也许得到有效地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政治制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内容;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制度。
2、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政治的制约,同步也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学对政治的作用:a、教育可以增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b、培养和早就政治人才c、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4、增进政治民主化
2.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
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伴随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同步,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3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变化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文化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同步教育又积极反作用于文化。文化自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自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增进文化的传递和保留。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构造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增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重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次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重要依托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规定,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形式。
3、多原因互相作用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成果。
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论述,简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次序性规律→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针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内容,采用不一样的措施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反了人身心发展的次序性
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原因及其作用:
遗传---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也许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导致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1、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喷涂异常作业指导书.xlsx VIP
- AGMA 2000--A88-中文翻译版本.pdf VIP
- 《运营管理》贾晓菁 习题及答案+期末试题.pdf VIP
- 2023年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具结构对铝合金挤压棒材产生粗晶影响.pdf VIP
- 石油工程建设立式储罐盘梯制作方法圭一.pdf VIP
- 3.3制作隔音箱(课件)---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鹤岗】2024年“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逐梦鹤岗”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7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我心中的英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