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阳谷泥哨:阳谷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
阳谷哨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种类“埙”。阳谷哨,原名“咕咕虫”,用胶泥烧制而成,是阳谷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从其外型、发音和原料制作来看,应是从古代乐器“埙”演变而来。阳谷哨从3寸许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7—10个孔,音域广,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吹奏,发音清脆嘹亮,委婉动听。
阳谷哨,是一种利用我国北方各地普遍出产的“胶泥”(黏土)制作而成的一种“圆葫芦”状,类似于中国古代乐器“埙”的一种民间乐器。“阳谷哨”与“埙”的不同之处在于,“埙”的吹奏孔是在顶部的一个简单的圆孔,吹奏方法较难掌握,而“阳谷哨”的吹奏孔则型同“哨子”的嘴,扁长且有一个圆形的风口,吹奏省力,老少皆易。这种既象“埙”又似“哨”的民间乐器,因其发明者李保正是山东省阳谷县的一个农民,故而,在1953年,被原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音乐家们定名为“阳谷哨”。李保正1952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到北京,受到中国音协副主席查阜西同志、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杨大均教授、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张赵沨同志等专家指导帮助,特别是届时了原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通货子,经他介绍推荐,李保正到中央美术学院陶瓷附属厂试验制作瓷哨,北京市文化处还派专人交李保正识谱。配制成功后,李保正把改良后的阳谷哨赠给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的各地音乐家们,阳谷哨从此吹响全国。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阳谷哨销往冀鲁豫及东北三省各地,深受人民喜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随着时间推移,现代科技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阳谷哨逐渐遭受冷视。1980年,国家对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阳谷哨被市县文艺工作者系统整理后,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乐器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民歌曲集成(山东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阳谷哨能吹奏的小曲有山东民歌《送情郎》、《四贝上工》、《十杯酒》、《二姑娘要陪送》;山东民间小调《卖饺子》、《锔大缸》、《斗鹌鹑》;山东民间戏曲曲牌《四根弦大原版》、《大梆子原版》、《大梆子开门》、《秧歌舞》等曲调。
二OO二年起,阳谷哨第二代传人辛福春带着阳谷哨,连续参加了五届“聊城市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并获得第五届旅游节民间绝活现场制作并吹奏演艺大赛金奖。2006年5月18日至21日,阳谷哨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同年6月13日至15日,参加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和6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河南、山东等地客商纷纷订制货物,阳谷哨也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历史起源
阳谷哨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种类“埙”。埙是一种用陶土烧制的乐器,同其它乐器一样,它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发展的。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在用石榴星狩猎时发现,若对准石榴星上用来系绳索的小孔吹气,可以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像野兽的鸣叫声,古人就用它来吸引野兽,这大概就是原始单孔埙的雏形了。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埙,一个是7000年前我国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埙,另外两个是我国西安半坡村母系社会遗址出土的。其中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除吹孔外,还有一个音孔,能吹两个音。这两个埙大约也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埙逐渐发展,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可以吹出七声音阶。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外形特征
“阳谷哨”与埙类似,阳谷哨形如雏鸭,阳谷哨的创制人李保正,1921年出生于阳谷县四角棚乡大碾部村,自幼喜爱笛、管、哨之类乐器,常用粘泥制成可吹的长短不等的哨管。上个世纪40年代,李保正在哨管的基础上,参照唢呐、笛子的形制,改为六孔、并做一扁嘴,后又改为七孔和一风孔,即成为阳谷哨的原始模样。由于这种既象“埙”又似“哨”的民间乐器的发明者是阳谷人,原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飒1953年为其定名为“阳谷哨”。1953年10月3日,《北京日报》对阳谷哨进行了报道;1978年,阳谷哨曾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少数民族用品展览会”上展出,销到全国各地。它分为泥制、陶制两种,从3寸许至1尺大小不等,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吹奏,发音清脆嘹亮,委婉悦耳,特别适于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又可以吹奏多种民间小调及流行歌曲,也可为山东梆子、两夹弦等地方戏曲伴奏。阳谷哨从最初的3个孔逐步增加到9个孔、10个孔,能吹出包括5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