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和追溯管理制度.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识和追溯管理制度

在某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我曾目睹过这样一幕:仓库管员对着一摞手写标签皱眉——褪色的笔痕、模糊的批次号,让本该快速流转的原材料在入库环节卡了半小时;而产线末端,质检员拿着不合格的零件反复比对,却因工序记录缺失,始终查不清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场景让我深刻意识到:标识不清、追溯不畅,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企业质量安全的“隐形漏洞”。

作为在质量管理岗位深耕近十年的从业者,我始终认为:一套科学的标识和追溯管理制度,就像给企业运营装上“导航系统”——既能让每个环节“看得见”,又能让问题根源“找得着”。它不是冷冰冰的流程文件,而是串联起人、物、流程的“纽带”,是守护产品质量、降低运营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