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杜甫的诗词
篇1《紫宸殿退朝口号》
杜甫[唐]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作品赏析
《唐六典》:紫宸殿,即内朝正殿也。《雍录》:含元之北为宣政,宣政之北为紫宸。杨慎曰:唐之朝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杜诗所谓“春旗簇仗齐”是也。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杜诗所谓“还家初散紫宸朝”是也。欧阳公去唐不远,入阁之制已未明,问于刘贡父而后知之。然其大略,不过如此。【钱笺】《五代史·李琪传》:唐故事,天子日御前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御便殿见群臣,曰入阁。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其不御前殿而御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阁门而入,百官候朝于衙者,因随之以入见,故谓之入阁。【顾注】口号,言随口号吟。
户外昭容紫袖垂①,双瞻御座引朝仪②。香飘合殿春风转③,花覆千官淑景移④。昼漏稀闻高阁报⑤,天颜有喜近臣知⑥。宫中每出归东省⑦,会送夔龙集凤池⑧。
(【张綖注】此内殿也,故所咏皆宫中之景。上六咏紫宸;末二言退朝。【顾注】袖垂为伛偻,双瞻为分行,瞻御座为内向,引朝仪为却行。此写昭容导驾之制甚详。【吴论】香随风转,言殿字之宽。花下影移,言奏对之久。禁庭深邃,故昼漏罕闻,待高阁之报。单复谓昼漏在退朝后者,非是。谏官侍班,故天颜有喜,而近臣先知。张性谓拾遗不见天颜者,非是。《雍录》: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至中宗时,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徒政事堂于中书省,则常在右省也。公为拾遗时,政事堂已在中书,其自宫中退朝而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会送夔龙于凤池者,又自东省而集干西省,就政事堂见宰相也。【綖注】夔、龙,舜二臣名。龙在纳言,实中书之始。晋人以中书比天上凤凰,故唐人遂用凤池称中书省。)
①《庄子》:“户外之屦满矣。”唐制:昭容正二品,系九嫔。《西阳杂俎》:“今阁门有宫人垂帛引百僚,或云自则天,或言因后魏。据《开元礼疏》曰:晋康献褚后临朝不坐,则宫人传百僚拜。周隋相沿,国家因之不改。”《唐会要》:“天祐二年,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富人不得擅出内,盖昭宗时始罢也。”②《汉书》:冯婕好曰:“妾恐熊至御座。”《周礼·地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辩其贵贱之等。”《史记》:“叔孙通起朝仪。”③庚肩吾诗:“合殿生光彩。”萧子云诗:“春风荡罗帐。”④《荀子》:“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谢朓赋:“嗟斯灵之淑景。”⑤【顾注】古刻漏,昼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长安志》:“含元殿,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黄生注】高阁在禁中,宫女司漏,递相传报。《秋兴赋》:“高阁连云。”⑥采葛妇歌:“群臣拜舞天颜舒。”《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唐制:谏官随宰相而入,得近御前,公为拾遗,故称近臣。《国语》:“近臣尽规。”⑦《国策》:“宫中虚无人。”⑧上官仪表:“接武夔龙,夔羽鵷鹭。”范彦龙诗:“遥望凤凰池。”王嗣奭曰:宣政殿,在含元殿北,乃前殿也。紫宸殿为日御,古之燕朝也。故二诗所咏,气象大小,庄媟稍异。
黄生曰:此诗首尾并具典故,疑惜此二事托讽也。宫人引驾,虽属旧制,然大廷临御,万国观瞻,岂容此辈接迹。而时主因循不改,于朝仪为已亵矣。至如宰相虽尊,实与群臣比肩而事主,退朝会送,此何礼手。此诗所以志讽,人但取其浓丽工整,不知具文见意,《春秋》之法在焉。徒云诗史,浅之乎窥公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2《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唐]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作品赏析
【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公皆在梓州。据后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知此诗乃宝应元年所作。《一统志》,唐梓州,领县五,又分置遂州,改静戎军。天宝初,改梓州为梓潼郡。至德中,置东川节度使,属剑南道,治梓州。绵州在其直北,今为潼川州。
伊昔黄花酒①,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②乾坤醉眼中③。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上四,九日登城。下四,远望(,)有感。黄花言景,白发叙情,筋力承发、岁时承花。悲歌,家不忍言。醉眼,国不忍见。兵戈阻于关塞,此家国所以两愁也。【朱注】兵戈关塞,是时徐知道兵守剑阁。)
①江淹诗:“伊昔值世乱。”②《史记》:“悲歌慷慨。”③庾信诗:“花鬟醉眼缬。”隋场帝诗:“醉眼暗相看。”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3《佐还山后寄三首》
杜甫[唐]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