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中药护理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种中药不宜与铁器接触()
A.人参B.黄连C.地黄D.金银花
2.中药储存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A.0-10℃B.2-10℃C.0-20℃D.2-20℃
3.下列属于补虚类中药的是()
A.大黄B.黄芪C.薄荷D.丹参
4.煎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高出药面()
A.1-2cmB.2-3cmC.3-5cmD.5-7cm
5.服用人参时不宜同时食用()
A.萝卜B.白菜C.菠菜D.黄瓜
6.下列哪味中药有安神作用()
A.连翘B.酸枣仁C.鱼腥草D.菊花
7.中药炮制中“炙”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毒性B.改变药性C.增强疗效D.便于储存
8.下列不属于清热类中药的是()
A.石膏B.知母C.附子D.栀子
9.中药丸剂储存时应注意()
A.防潮B.防虫C.防热D.以上都是
10.以下哪种中药需要包煎()
A.薄荷B.旋覆花C.阿胶D.人参
答案:1.C2.D3.B4.C5.A6.B7.C8.C9.D10.B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中药五味的有()
A.酸B.苦C.甘D.辛E.咸
2.下列哪些中药需要先煎()
A.磁石B.龙骨C.薄荷D.钩藤E.石膏
3.中药的给药途径有()
A.口服B.外用C.注射D.吸入E.直肠给药
4.以下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有()
A.丹参B.川芎C.红花D.益母草E.桃仁
5.中药不良反应包括()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特异质反应E.后遗效应
6.下列属于补气类中药的有()
A.人参B.党参C.黄芪D.白术E.山药
7.中药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有()
A.虫蛀B.霉变C.泛油D.变色E.风化
8.煎药的火候有()
A.大火B.中火C.小火D.文武火E.微火
9.下列哪些属于安神类中药()
A.朱砂B.琥珀C.柏子仁D.远志E.合欢皮
10.中药炮制的方法有()
A.修治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
答案:1.ABCDE2.ABE3.ABCDE4.ABCDE5.ABCDE6.ABCDE7.ABCDE8.ACD9.ABCDE10.ABCDE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中药都可以一起煎煮。()
2.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3.孕妇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
4.储存中药时,湿度越高越好。()
5.补益类中药宜饭前服用。()
6.中药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7.炮制后的中药药效不会改变。()
8.金银花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饮用。()
9.不同产地的同一中药,药效可能不同。()
10.中药注射剂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皮试。()
答案:1.×2.×3.√4.×5.√6.×7.×8.√9.√10.×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药服药时间的选择原则。
答案: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等宜饭后服;病在胸腹以下,如肝、肾疾病等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补益类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性病不拘时服。
2.简述中药储存中防止霉变的措施。
答案:保持储存环境干燥,控制湿度在合适范围;合理通风;中药要充分干燥后储存;必要时使用干燥剂;定期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严重霉变的应废弃。
3.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案: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4.简述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答案: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配伍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药物联用;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长期用药;详细询问过敏史,做好用药监测;规范中药炮制和制剂质量。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