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1
早在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就明确提出“轴心时代”这个概念。他指出,人类历史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几乎都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诞生了奠定各自文明基础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又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孔子、老子等。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他还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这就是伟大思想家的价值与影响。这些思想家不仅原创了许多思想、价值和概念,而且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文化和生活。孔子开启了诸子时代,将中国带入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化创新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奠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对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追求与自然、道相契合的境界。核心是“仁”,强调克己复礼,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构建。继承并发展“仁”,提出“仁政”,主张性善论,注重道德修养和民本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倡导平等无差别的爱,主张非攻、尚贤等实用主义思想。追求“逍遥”,强调顺应自然本性,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
《论语》十二章
知人论世
填空回顾《论语》是春秋时期记录编成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南宋朱熹把它跟合为“四书”。“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宋代开国宰相赵普
《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宋代开国宰相赵普
孔子的一生(1)30岁前,3岁丧父,少年丧母,位卑而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乐在其中。(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史记·孔子世家》高山景行,出自西周《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其大意是赞颂一个人的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事准则。后世引申出成语“高山景行”,用以指代崇高德行。
研读文本
研读第一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食:动词,吃饭求:追求安:安逸敏:勤勉而:表并列就:接近、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而:表顺承正:匡正,端正已:通“矣”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对工作勤勉,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君子有位之人(居上位者)有德之人
研读第一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思考: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好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敏于事而慎于言”:在言行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