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课后题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课后题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观沧海》(曹操)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1.作者作品

曹操(东汉末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身兼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重身份,为“建安文学”核心人物。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其诗语言质朴刚健,风格慷慨悲凉、气魄雄浑,善借乐府旧题抒发济世雄心与生命思考。

2.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肃清袁绍残余势力,率军北征乌桓(北方游牧部族),大获全胜。班师途中,路过碣石山(今河北昌黎附近),正值秋风萧瑟,他登临山顶,望沧海茫茫、山岛巍峨,胸中统一天下的壮志与眼前壮阔景象交融,遂以乐府诗体写下《观沧海》(为组诗《步出夏门行》第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