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原与西域胡人乐舞交流
引言:丝路弦歌里的文明对话
站在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壁画前,我常被一组乐舞图震撼:反弹琵琶的舞女足尖点地,衣袂翻飞如流云;周围乐工手持箜篌、琵琶、筚篥,指尖流淌的音符仿佛要穿透千年时光。这不是单纯的艺术描绘,而是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立体见证——反弹琵琶的绝技源自西域,伴奏的箜篌是波斯传入的竖琴变体,乐工的服饰却带着盛唐宽袍大袖的飘逸。这样的画面,不过是两大文明乐舞交融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从商周时期的玉石之路算起,到盛唐的十部乐风靡长安,再到宋元以后的戏曲融合,中原与西域胡人乐舞的交流从未断绝,如同一条无形的丝带,将不同民族的情感与审美编织成中华文明最动人的乐章。
一、前奏曲:早期交流的萌芽(先秦至汉通西域前)
乐舞交流的种子,早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已埋下。考古学家在新疆哈密的五堡墓地(距今约3200年)发现过木竖箜篌的残件,这种乐器的原型可追溯至美索不达米亚的竖琴,而中原最早的箜篌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称“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这说明在张骞通西域前,西域与中原已通过欧亚草原通道,进行着包括乐舞器具在内的文化交换。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戎”“狄”等字常与“舞”关联。《周礼·春官》记载“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四夷”便包括西北的戎狄部落。虽无具体乐舞形态留存,但从“以龠(古管乐器)吹之”的描述推测,中原已开始系统整理周边民族的乐舞。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青铜人像中,有高鼻深目、头戴尖帽的舞者造型,其服饰与新疆小河墓地干尸的毛织物相似,或为早期胡人乐工的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王母”传说的演变。《穆天子传》中周穆王与西王母“乐而忘归”,虽为神话,却折射出中原对西域乐舞的想象:西王母“吹笙鼓簧”的场景,将中原笙簧乐器与西域的神秘乐舞结合,暗示着双方在乐器认知上的互通。这种模糊的文化记忆,为后来大规模交流埋下了伏笔。
二、主乐章:双向互渗的黄金时代(汉唐时期)
2.1张骞凿空:官方通道开启后的系统输入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带着寻找大月氏的使命,却意外打开了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大门。《汉书·西域传》载,张骞归来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所谓“质”,不仅是信物,更包括文化符号。汉武帝时,安息(今伊朗)遣使献“犁靬(罗马)眩人”,即幻术艺人,其表演常伴以胡乐;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进献的“天马”,更催生了《西极天马之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的歌词中,“徠(同‘来’)兮”的拖腔已带西域音乐的婉转。
汉乐府的扩建是关键节点。《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李延年出身中山(今河北定州)倡家,其妹为李夫人,本人“性知音,善歌舞”。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即将西域乐曲改编为汉地军乐。所谓“解”是乐段,“新声”包括《黄鹤》《陇头》《出关》等曲,后来成为汉魏鼓吹乐的核心曲目。这种改编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将胡乐的“变徵”“变宫”(半音)音阶融入中原“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使音乐更富层次。
2.2胡风东渐: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如果说汉代是“输入”为主,魏晋南北朝则进入“融合”阶段。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北方先后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建立政权,中原文化与胡族文化在碰撞中深度交融。《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昭仪尼寺”前,“音乐杂伎,诸方奇伎异艺毕集”,其中“胡旋舞”“钵头舞”等已成为市民常见的娱乐项目。
龟兹乐的传入是标志性事件。龟兹(今新疆库车)地处丝路中道,“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隋书·音乐志》)。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吕光伐龟兹,“得其乐工、乐器而还”,带回的乐队包括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等15种乐器,乐工20人。这批乐工后来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与中原乐工融合,形成“西凉乐”,其特点是“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旧唐书·音乐志》)。到北齐时,龟兹乐更受推崇,《北史·恩幸传》载:“胡小儿(指擅长胡乐的艺人)曹僧奴、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者,遂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曹妙达以弹琵琶闻名,齐后主高纬甚至“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弦而歌”,所唱多为胡曲。
中原乐舞也反向影响西域。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文书中,有《唐律疏议》抄本,其中“乐律”部分与《唐会要》记载的中原乐制一致;同时出土的木俑中,有头梳高髻、身着襦裙的舞女,与西安出土的唐代陶俑造型几乎相同,说明中原的“软舞”(如《绿腰》《春莺啭》)已传入西域。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礼宾英语.docx
- 雅马哈psr28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蓝莓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VIP
- macbookpro使用使用指南.doc VIP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必威体育精装版部编人教版)后附详尽解析及答案.pdf VIP
- 《南方CASS使用教程》教材.pptx VIP
- Mathematica教程(中科大教案).pdf VIP
- 2025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三年级 2025-6-1 83955 1.pdf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