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试题及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列推拿手法中,属于“摆动类手法”的是()

A.按法B.滚法C.捏法D.拍法

治疗落枕常用的推拿穴位不包括()

A.肩井穴B.风池穴C.内关穴D.天宗穴

推拿治疗小儿疳积时,常用的特定穴是()

A.板门穴B.太阳穴C.涌泉穴D.百会穴

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推拿治疗()

A.慢性腰肌劳损B.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大小便障碍)C.皮肤溃烂D.功能性消化不良

滚法操作时,腕关节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A.屈伸B.旋转C.内收外展D.环转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推拿手法的“持久”要求是指手法操作时需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无需关注力度稳定性。()

治疗肩周炎时,可通过肩关节外展、内旋等被动运动手法,改善关节活动度。()

孕妇腰骶部及腹部禁用推拿手法,以免影响胎儿。()

擦法操作时,为增强温热效应,可在皮肤表面涂抹适量润滑油。()

推拿治疗颈椎病时,无论何种类型,均需进行颈椎旋转复位手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述推拿基本手法中“揉法”的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

列举推拿治疗的主要禁忌症(至少5项),并简要说明原因。

简述小儿推拿中“推脾经”的操作方法(分补法与清法)及主治病症。

四、论述题(20分)

结合临床实际,论述“摩擦类手法”(如推法、摩法、擦法)的共性特点、操作差异及在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胀)中的应用思路。

五、案例分析题(30分)

患者,男,45岁,主诉“颈肩部疼痛1个月,伴右上肢麻木3天”,无头晕、恶心,查体:颈4-6棘突旁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请判断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设计针对该患者的推拿治疗方案(包括手法选择、操作步骤、穴位选取)。

指出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至少3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解析:摆动类手法以腕关节摆动为核心,滚法、揉法均属此类;按法为按压类,捏法为捏拿类,拍法为叩击类)

C(解析:内关穴主要用于治疗心悸、胃痛等,落枕常用肩井、风池、天宗疏解颈肩部筋络)

A(解析:板门穴为小儿推拿特定穴,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治疳积、腹泻;其余穴位无针对性)

C(解析:皮肤溃烂时推拿易加重感染,其余选项均为推拿适应症或相对适应症)

B(解析:滚法需以腕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旋转带动掌指关节滚动)

二、判断题

×(解析:“持久”不仅要求时间足够,还需保持力度、频率的稳定,避免手法变形)

√(解析:肩周炎后期关节粘连,被动运动手法可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解析:腰骶部为肾经、膀胱经循行处,腹部直接对应子宫,推拿易诱发宫缩)

√(解析:润滑油可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损伤,同时增强擦法的温热渗透效应)

×(解析: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旋转复位手法,以免压迫脊髓导致严重并发症)

三、简答题

揉法操作要点:以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指腹为着力点,附着于体表穴位或部位;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旋转带动着力点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力度由轻到重,渗透至皮下或肌肉层,频率约120-160次/分;操作时避免着力点与皮肤发生相对滑动。

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可缓解肌肉紧张(如颈肩腰腿痛)、调理脏腑(如腹部揉法治消化不良)、消肿止痛(如外伤后肿胀早期)。

推拿禁忌症及原因:

(1)急性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推拿可能加速病毒扩散,加重病情;

(2)皮肤破损、感染(如疖肿、湿疹急性期):易导致感染扩散,损伤皮肤;

(3)骨折、脱位未复位:推拿可能加重骨骼移位,影响愈合;

(4)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如心肌梗死急性期):强刺激手法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心律失常;

(5)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推拿易导致皮下出血或血肿;

(6)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者:无法判断手法力度是否合适,易发生损伤。

推脾经操作方法:

补法:患儿拇指伸直,术者以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指尖推向指根(沿拇指桡侧缘),推100-300次;力度轻柔,速度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

清法:术者以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指根推向指尖(与补法方向相反),操作次数、力度同补法。

主治病症:补法主治脾虚证(如食欲不振、腹泻、面色萎黄);清法主治湿热证(如呕吐、便秘、口舌生疮);临床常与推胃经、揉板门配伍使用。

四、论述题

摩擦类手法共性特点:均以手法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为主要运动形式;操作时需保持一定压力,以产生温热效应或机械刺激;作用层次可深可浅,浅达皮肤,深至肌肉、脏腑;均具有温通经络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