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叙》夏、李译本对比赏析-精品文档.docVIP

《作者自叙》夏、李译本对比赏析-精品文档.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自叙》夏、李译本对比赏析

《作者自叙》出自欧文代表作之一《见闻札记》。该文是一篇游记,也是一则写景抒情的散文。其文字简洁美丽,清丽妩媚,用词不事雕琢,句式参差有致,结构行云流水,文字风格幽雅又浅近。

夏济安和李明两位翻译名家,都采纳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其译文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兼顾了原作的审美情趣和读者的审美需求。但在表达和意境上又各有千秋。夏译更加贴近生活,其中又不乏古雅生僻的中文成语,读来如同大师游历归来,夸夸其谈其所见所闻;而李译则更为古朴,句式上也更为讲究,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如同倾听大家的汇报演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位大家的译文做对比赏析。

一.基调与用词

两位大家都喜爱用四字词语,将英文中的情景、概念干脆带进我们中国人熟识的文化背景内,使译文表意简洁、精确,形式上整齐匀整,语音上更富有节奏感。

夏译中的“奇风异俗、穷乡僻壤、目不暇接、无遑他求、绵延千里”等都用得特别生动形象。更妙的是英文中的句子他也可以用四字词语来表达,可见其中文功底的深厚。如其次段的第一句:“Thisramblingpropensitystrengthenedwithmyyear.”夏译为:“岁月增加,游兴更盛”。但是夏译中运用了一些生冷成语,像“耋老硕德、踵门求教、抉隐发微”。虽然可以使译文显得更加古朴雅致,但是与整个译文口语化的基调不相符合。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反而失掉了其音律美。

相反,李译整个基调更显古朴,用词却特别浅显易懂。正文前面欧文引用了李利《攸菲斯》里的一句话。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李译中就出现了四个“之”字:“脱壳之蛇、畸形之怪物、不居之所能、居之所愿”。现代汉语中,这么大量“之”字的运用已不复见了。不禁让我们想起古代先哲们的文章。除了“之”字,类似的还有“鄙人、平素、童稚、悉数”等。这些词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虽然偏书面语,却是一般读者都可以理解的。

二.句式

英汉两种语言句式上的调整历来都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如原文第一段是八个句子,每句的主语都是“I”。译成中文时,假如不做句式上的调整,每句都以“我”开头,势必显得嗦累赘。这个地方,夏李两位翻译家虽然所用技巧略有不同,但是都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都特别顺畅自然,不带翻译痕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详细的例子。

原文最终一个部分:“IfearIshallgiveequaldisappointmentwithanunluckylandscapepainter…inhiswholecollection.”这个地方夏译完全跳脱出原文的结构,对句式做了巨大的调整:“我像个不幸的风景画家…读者诸君假如感到悲观,作者只好在这里告罪了。”夏译完全将原句的依次做了颠倒,先说不幸的画家,最终说让人悲观,其间不乏增译和改写,如“作者只好在这里告罪了”原文中就是完全无迹可寻的,属于译者的再创作,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为全文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相较而言,李译仍旧比较遵从原文:“我想,我跟一个不幸的山水画家一样,特别令人悲观…在他的整本画册中,既没有一天冰河,也没有一座火山。”这样的句式在英文中是成立的,符合英文先总后分的行文习惯。但是干脆换成中文后难免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放在全文的最终可能有些欠妥,好像话未说完,让人意犹未尽。

三.待探讨和改进的地方

夏、李二人都是翻译名家,这两篇译文可以说各具特色,都可作为胜利的译文榜样。但是人无完人,笔者认为译文中好像还是存有偏颇的地方。

原文第一段中:“tothefrequentalarmofmyparents,andtheemolumentofthetown-crier.”夏译为:“因此我常常失踪,害得家长很焦急,镇上的地保把我找回来,常常因此受到奖赏。”短短的半句话中给分成了四个短句,用了两个“因此”,两个“常常”,未免太过嗦累赘。较之,李译:“为此我父母常常担惊受怕,而街头公告员则借此获利良多”则简洁多了。

第一段最终一句:“whenceIstretchedmyeyeovermanyamileofterraincognita,”夏译为:“一哩之内的地方我是大多不相识的”。将“manyamile”译为“一哩”应当是处错译。李译中的这句就处理得较有文采:“四周绵延数英里都是未知的世界。”

其次段开头,“Booksofvoyagesandtravelsbecamemypassion,”李译的:“有关海上和陆地的游记成了我的至爱”也烦了嗦累赘的毛病,即使不若夏译的删减,干脆译为:“我最爱读的书是游记旅行之类,”为了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