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技术名称]

中药熏药治疗

[简介]

中药熏药治疗是将药物煎汤,经过中药熏蒸治疗仪煎煮产生蒸

汽,作用于局部皮肤或者患处,药物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的细胞、汗腺、毛囊、粘膜吸收和渗透进入人体。结合经络的沟通作用、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局部的温热刺激作用,达到温通血脉、松弛痉挛、调温和血、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风除湿等作用。

[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制性脊柱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禁忌症]

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皮肤破溃、严重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孕妇等禁用。

[操作规范]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熏治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治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将中药装入纱布袋中,放入药箱煎煮,调节喷药口距离。以患者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

4.每次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一个疗程。

5.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即将住手,协助患者卧床歇息。

6.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

度,特殊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2.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应在患处盖上毛巾,防止受凉感冒。

3.熏蒸结束后应适当歇息及饮水,待恢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技术名称]刮痧

[简介]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浮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适应症]

合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2.新发骨折的患处,两月内的手术疤痕、患有恶性肿瘤者。

3.妇女月经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操作规范]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

及四肢。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手持刮具,蘸水或者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cm。

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者紫红色为度,普通每一部位刮20次摆布。

8.刮治过程中,随时问询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技术名称]穴位贴敷

[简介]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者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应症]

合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疗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合用此法。

[禁忌症]

1.孕妇、幼儿慎用。

2.颜面部慎用。

3.糖尿病患者慎用。

[操作规范]

1.做好解释皮肤可有轻微刺痛感,取合理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注意保暖。

2.消毒剂消毒皮肤表面,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

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者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

准穴位粘贴。硬膏剂可直接或者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3.敷时若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者棉签蘸

温水、植物油或者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

贴敷

部位起水泡或者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4.清洁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

2.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者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

文档评论(0)

gondolaa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