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1课五四运动八年级历史·RJ版(上)
一、新课引入“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思想解放
二、新课讲授
(1)背景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先驱(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3)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背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独立、平等、自由,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朋友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希望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上海妇女志》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1912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是否招收女生,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招收女生,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九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我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技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洋务派康、梁、孙等资产阶级陈、李、鲁、胡等中国的早期现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目的就是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巴黎和会上的较量2.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要求: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弱国无外交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依旧在主权上遭到破坏?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口号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学生罢课、游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 1.1.1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阔陆广的大国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x
- 1.2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东多西少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x
- 2.1.1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