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部基本解剖和征象.docVIP

临床肺部基本解剖和征象.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肺部基本解剖和征象

第一节正常肺部解剖

一、次级肺小叶(SPL)

定义

以结缔组织间隔为边界的最小肺单位(直径1~2.5cm),含5~15个肺腺泡。

组成: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分支末端肺泡(图2-1)。

结构分区

分区

组成与功能

影像特征(HRCT)

小叶间隔及胸膜下间质

结缔组织边界(厚0.1mm),含肺小叶静脉(直径0.5mm)

通常不可见,偶见外周肺静脉推断位置

小叶核心结构

细支气管(直径1mm)、小动脉、淋巴管

动脉呈点/线状影(中央位);细支气管不可见(管壁0.1mm)

小叶实质与肺腺泡

终末细支气管远端肺组织(直径6~10mm),参与气体交换

腺泡为基本气体交换单位

二、肺间质系统

功能:支撑肺结构,含血管/神经/淋巴系统(图2-2)

中轴纤维系统: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肺门→肺泡囊)+小叶中心间质?

周围纤维系统:胸膜下间质+小叶间隔(分隔肺小叶)?

间隔纤维组织:肺泡壁纤维网,连接中轴与周围系统?

第二节肺部常见征象识别

一、肺实变vs磨玻璃影(GGO)

征象

病理基础

影像表现

临床关联疾病

肺实变

肺泡气体被液体/细胞/组织替代

-?CT:均匀致密影,边界模糊;

-?支气管气相(图2-3B);

-?无肺体积缩小

肺炎、肺水肿、肿瘤

磨玻璃影

肺泡部分填充(未完全实变)

-?CT肺窗:片状稍高密度影,血管纹理可见(图2-4);

-?纵隔窗:不显示/仅见实性成分

急性:病毒肺炎、肺水肿;

慢性:过敏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关键鉴别:肺实变vs肺不张→?后者伴肺体积缩小+结构移位(图2-8,2-9)

二、结节与肿块

根据密度不同分类:将结节分为纯玻璃密度结节、混合密度结节和实性结节(图2-6)

弥漫性肺结节的分布

分布类型

解剖定位

HRCT特征

典型疾病

病理机制

淋巴管分布

沿胸膜表面、叶间裂及小叶间隔分布

-结节邻近胸膜/叶间裂

-可融合成斑片

-伴小叶间隔增厚(线状影)

结节病、癌性淋巴管炎、尘肺(硅肺)、淀粉样变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淋巴系统受累(中央+外围淋巴管)

随机分布

与次级肺小叶结构无明确关系

(可同时见于小叶中心、间隔及胸膜)

-结节散在、均匀分布

-无特定解剖倾向

-大小较一致

血行转移瘤(如甲状腺癌、肾癌)、粟粒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

血行播散(血管源性)

小叶中心分布

集中于次级肺小叶中心区域

(细支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

-结节远离胸膜/叶间裂

-呈“树芽征”

-边缘模糊,密度不均

细支气管炎(病毒/吸烟相关)、过敏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血管炎(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小气道/血管周围炎症

三、线影与网格影

类型

影像特征

对应解剖基础

临床意义

A线

水平走行致密线影(长2-4cm,宽0.5-1mm),多见于上肺野

小叶间隔深层纤维化

间质性肺水肿、尘肺早期征象

B线

短直致密影(长2cm,宽1mm),平行胸膜,多见于下肺野外带

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类型)

癌性淋巴管炎、心源性肺水肿、间质性肺炎

C线

细网状交织影(下肺野多见)

小叶内间质增生

特发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病肺浸润

网格影

小叶间隔增厚型:

-垂直胸膜的细线影(长1cm,厚1-2mm)

-相邻线影形成多边形(图2-12A)

蜂窝型:

-胸膜下密集囊腔群(直径3-10mm)

-囊壁为纤维组织,正常结构消失(图2-11B)

小叶间隔增厚?→活动性纤维化

蜂窝肺?→?终末期肺纤维化

间隔增厚:活动性间质病变

蜂窝肺:不可逆纤维化(如UIP)

四、肺不张

机制分类(表2-1)

阻塞性(肿瘤/异物)、粘连性(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压迫性(积液/气胸)等。

典型CT表现

肺叶

形态

相邻结构改变

右肺上叶

三角形致密影

水平裂上移,中叶代偿膨胀

左肺上叶

平直软组织影

斜裂前移,左下叶背段膨胀(气镰征)

右肺中叶

心缘旁三角形影

水平裂下移,下叶前移

双肺下叶

脊柱旁三角形影

斜裂内移,膈肌抬高

特征征象

反S征:肺门肿块+外侧不张(中央型肺癌典型征)。

气镰征:?是左肺上叶不张的典型征象。由于同侧肺下叶背段过度膨胀,占据纵隔及肺炎和不张肺上叶之间的空间,从而显示为纵隔旁透明带。CT上可显示纵隔旁的镰状充气肺组织,这是由于肺上叶不张呈楔形改变,前移的肺下叶背段受斜裂及肺门结构的限制,呈V形改变。

上尖峰征:?是判断肺上叶不张(或右肺上叶不张合并中叶不张)的一个辅助征象,指的是膈顶最高点出现的小三角形致密影,这是不张肺上叶前段体积缩小并引起下副裂牵拉移位所致。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