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

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那么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传统文化的小事例有哪些

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

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

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

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

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

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

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

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

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

“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

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

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

“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

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

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

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

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

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

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

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

“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

“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

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

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2: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

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

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

“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

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

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

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

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

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

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

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

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

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

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

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

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

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

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

文档评论(0)

zhangyingqi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