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VIP

2025年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下列诗句对应作者不正确的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

C.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意思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B项正确,“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意思是虽看到过很多落脚点,但由于不合意,而选择继续徘徊在空无之地,忍受着无尽的孤寂与冷漠。C项错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惨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这是王国维引用晏殊词句,用来比喻人生三种境界的第一境,而非王国维所创作。D项正确,“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故本题选C。

2、《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也是风俗画的代表作,生动记录了宋代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状况。该作品记录的宋代城市是()

A.洛阳

B.齐州

C.东京

D.襄州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故本题选C。

3、目前,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大多数的家用电器都有遥控器。这些遥控器主要是通过u/u来实现控制的。

A.激光

B.超声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错误,激光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够扮演钻头、手术刀、焊枪等多种角色,或激光手术治疗、弱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非手术治疗和激光的光动力治疗。B项错误,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密度较大的固体及液体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工业探伤、医用B超声、清洗、焊接、钻孔、碎石、杀菌消毒等。C项错误,紫外线可让荧光物质感光,用来进行防伪,还可以杀菌消毒。D项正确,家用的遥控器所发出的光为红外线。红外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高温杀菌、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接口、宾馆的房门卡等。故本题选D。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A.清明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整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故本题选A。

5、“从中西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当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们都适应了各自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B.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从“它们都适应了各自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可知,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故本题选C。

6、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书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相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相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A.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缺乏制约机制

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题干中可以看出主要体现的是元朝地方行使的权力较大,并且管理的具体事务较细,而不是涉及到中央政府的权力。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政府之间的制约机制是否存在,所以看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8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