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由明代著名科学家()所著。
A.张衡
B.沈括
C.宋应星
D.徐光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张衡是中国汉朝的科学家,他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他对地震也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了一千七百多年。B项错误,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代表作为《梦溪笔谈》,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C项正确,《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项错误,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其中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科学的《农政全书》,闻名中外。故本题选C。
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u/u诗。
A.风
B.雨
C.雪
D.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风》作者是唐朝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咏风诗。故本题选A。
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描写的是()的景象。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寒食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诗句出自作者元好问《京都元夕》。全文为:“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描写的是元宵节时,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人们赏灯猜灯谜的景象。故本题选A。
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
A.陈望道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胡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陈望道,浙江义乌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语言文学家和文学家,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本全译者。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B项错误,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C项正确,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他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将共产主义思想介绍给中国人民。D项错误,胡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和《胡适文存》等。故本题选C。
5、清乡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华中占领区实行的一种残酷的“清剿”办法,其第一步是进行()。
A.政治清乡
B.经济清乡
C.思想清乡
D.军事清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清乡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华中占领区实行的一种残酷的“清剿”办法。为强化对华中地区的统治,消灭和驱逐革命力量与抗日武装,使之成为日本侵略军稳固的兵站基地,以达到“确立治安”、恣意奴役和搜刮的目的。1941年7月1日,汪伪政府清乡委员会开始推行“清乡运动”,但由于政策倒行逆施,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加上汪伪内部的腐败纷争等等诸多因素,清乡运动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A、B、C项错误,D项正确。“清乡运动”的第一步是“军事清乡”,日伪军在清乡地区修筑碉堡炮楼、封锁沟、封锁墙、竹木篱笆,拉设铁丝网、电网,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然后对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第二步是“政治清乡”,汪伪政权在清乡地区广泛宣传“中日亲善”、“和平建国”,在对群众进行宣传的同时,实行编组保甲、连坐联保,组建警察保安武装,推行自首和策动告密的方法,以强化法西斯统治。第三步是“经济清乡”,汪伪政权在清乡地区实施严格的物资统制政策和物资封锁禁运政策,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第四步是“思想清乡”,汪伪政权在清乡地区建立机构控制学校,出版报刊,组织“青少年团”,开展反共教育。故本题选D。
6、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