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统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2025年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统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统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公文写作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某厂现有职工和工人1200人,干部300人

B.据2018年不完全统计,某市二十多万对青年结婚,其中每对青年结婚费用达5万元以上的占四分之一

C.2017年某品牌手机的产量为1万台,2018年增加了4万台,增加到3倍

D.据对600多名中外著名作家的统计,发现外国作家有imgsrc=//f

B.fbstati

C.cn/api/planet/accessories/formulas?latex=j61%2F%2F0m3RC9%2BTpZ5A5iYPA%3D%3D的人没上过大学的文学系,中国作家约有imgsrc=//f

B.fbstati

C.cn/api/planet/accessories/formulas?latex=txM6GqrNqVYC%2F6UhaQwADg%3D%3D的人没上过大学的文学系

【答案】:B

【解析】“职工”包含了“工人”和“干部”等各类人员,说“现有职工和工人”表述重复,这种表述错误;“据不完全统计”体现数据不是精确统计,“二十多万对”“占四分之一”的表达符合公文写作数据表述的模糊性与合理性要求,这种表述正确;2017年产量为1万台,2018年增加了4万台,应是增加到5万台,是原来的5倍,而不是增加到3倍,该表述错误;引用内容中给出的外国作家和中国作家没上过大学文学系的比例是图片链接形式,无法明确具体比例数值,不符合公文写作表述清晰准确的要求,这种表述错误。所以表述正确的只有关于青年结婚情况的内容。

2、甲欲夺取乙脖子上的项链,趁其不备动手抢夺,在争夺过程中,乙因反抗致颈部动脉血管受伤,则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抢夺罪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罪名的构成要件来逐一分析。首先看抢夺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使他人来不及抗拒,从而取得财物。在本题中,甲乘乙不备动手夺取其脖子上的项链,符合抢夺罪乘人不备公开夺取财物这一行为特征。虽然在争夺过程中乙颈部动脉血管受伤,但这并非是甲基于抢劫的故意而实施暴力导致,而是乙反抗过程中造成的,所以其行为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再看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这里的暴力、胁迫等行为是行为人故意用于压制被害人反抗以获取财物的手段。而本题中甲最初只是乘人不备夺取项链,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暴力压制乙的反抗来获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劫罪。接着看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本题中,甲是乘乙不备公开夺取项链,并非秘密窃取,所以不构成盗窃罪。最后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核心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而本题中并不存在这种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的情况,所以不构成诈骗罪。综上,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3、在公文写作时,有时会运用权威性论述作为论据来支撑论点,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法

B.因果法

C.例证法

D.引证法

【答案】:D

【解析】在公文写作中,对比法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以证明论点,并非通过权威性论述来支持论点;因果法是通过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来论证论点,和引用权威性论述无关;例证法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强调的是具体事例,而非权威性论述;而引证法是引用权威性论述作为论据来支持论点,和题目描述相符。所以答案是引证法。

4、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

A.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B.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

D.制定非基本法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等职权。因此,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并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是国务院的职权,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非基本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综上,正确答案是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5、我国总共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