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某中学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VIP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某中学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某中学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横财(hènɡcái)骨董(ɡǔdǒnɡ)兴奋(xīnɡfèn)

B.横祸(hènɡhuò)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兴奋(xīnɡfèn)

C.横财(hènɡcái)骨董(ɡǔdǒnɡ)兴奋(xīnɡfèn)

D.横祸(hènɡhuò)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兴奋(xīnɡfèn)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C.我们平时写作文,除了注意内容健康,还应该注意表达方式。

D.他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答案:C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B.《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C.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把酒问月,幻想中有“客”出现,展开主客对话,最后以“客”的解答作结。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展示了社会的风俗风情。

答案:B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A

二、填空题

1.《离骚》中,“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两句中,“蕙纕”和“揽茞”分别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香草,香草

2.《赤壁赋》中,苏轼对客人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________。

答案: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

3.《诗经·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我赞赏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遗风,写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三、阅读理解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秦兵益愈少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独春秋,亦曰:“亡秦必表。”夫赵王之计,失于预防,秦兵既压境,然后乃欲赴秦,计未定而秦兵已济河矣。至于燕,则吾不知其如何。然赵之亡,不可以怪,而燕之亡,亦无可悲矣。

答案:

1.解释“弊在赂秦”的含义。

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不在于兵力不强大,也不在于战斗技术不精良,而在于向秦国贿赂,导致国力亏损。

2.简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寓意。

答案:这句话比喻用土地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一样,柴草不尽,火就不会熄灭。寓意是指出用土地贿赂秦国只会让秦国的贪欲越来越大,而不会停止侵略。

3.请简要概括作者对燕赵两国灭亡的看法。

答案:作者认为赵国灭亡是因为没有提前预防,等到秦兵压境时才想到抵抗,而燕国灭亡则没有什么可悲的,因为它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inihao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天天开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