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

《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我国现已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7300余处,灌溉面积5.32亿亩,在占全国耕地面积54%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如灌区“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灌区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灌排工程管护标准不健全,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两费”长期得不到足额落实。此外,部分灌区供水计量与信息化建设滞后,运行管理多依赖传统人工经验,用工多、成本高,效率低,供水管理难以实现精准高效,与实现灌区数字化、监控自动化和调度智能化尚有一定差距,灌区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基于我国大中型灌区运行管理现状和新时期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对标逐步建设“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亟需开展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信息化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维度,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实用且具有普适性的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体系,是推动我国灌区管理水平提升和保障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为此,灌排中心及相

2

关技术支撑单位、灌区管理单位凭借前期积累的大量研究成果和丰富实践经验,积极筹备编制《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科学规范和指导各地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经中国灌区协会批准,列入协会团标编制计划。本文件由中国灌区协会提出并归口。

立项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

标准类别:D类

标准类型:制定

2、主要工作过程

本文件编制按照申报协议书规定的工作任务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包括:

第一阶段:编制大纲拟定和初稿编制阶段(2025年3月~5月)。按照申请书确定的工作进度要求,组织拟定导则编制大纲。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和典型区域灌区调研,系统梳理我国大中型灌区特点及标准化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编制完成导则文本初稿。

期间,项目组赴四川都江堰灌区、武都引水灌区,江西潦河灌区,宁夏青铜峡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山东滨州小开河灌区,湖北漳河灌区等进行调研和针对性试验,在不断完善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基础上,形成导则文本初稿。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稿编制阶段(2022年6月~7月)。围绕导则文本初稿,完善凝练标准化管理涉及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

3

管理、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信息化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基本要求,通过会议、函审等形式,开展专家咨询。针对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导则文本初稿,形成导则征求意见稿。

期间,项目组组织编制单位参编专家进行交流研讨,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灌区特点和标准化管理建设实际,聚焦科学性、先进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关内容,完善了灌区标准化具体管理要求。

重要工作节点:

1.2025年6月4日,中国灌区协会印发关于批准《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导则》标准编制立项的通知,同意标准立项编制。

2.2025年6月10日,中国灌区协会根据《中国灌区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与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签订了《中国灌区协会团体标准编制项目协议书》。

第三阶段:导则审查阶段(2025年8月~2025年10月)。按照申请书工作计划要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继续修改征求意见稿,形成导则送审稿;将送审稿及相关材料提交中国灌区协会秘书处,召开审查会,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导则送审稿,形成导则报批稿。

期间,项目组继续完善征求意见稿,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修改完善后形成导致送审稿。

3、主要起草人和任务分工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4

本文件参编单位: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运管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宁夏汉延渠管理处、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湖北省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衢州市乌溪江和铜山源水利管理中心、黑龙江省青龙山灌区有限公司

王欢:全面负责

吴迪:负责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

沈莹莹:负责基本规定

齐成红:负责工程管理,整理技术指标体系

王一之:负责规范性引用文件

郑建行:负责信息化管理

雷波:负责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