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熟记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2.理解辽夏金元时期制度具体内容,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观察以上三幅地图,思考: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国家统一;

政权;

四时捺钵;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

——《金史·兵志》

猛安谋克:

特点:兵农合一

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1、特点:

(1)学习汉族政治制度、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2)“蕃汉分治”、因俗而治

2、原因:

辽夏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

3、认识:

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并促

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

1、蒙古崛起:

1206年,蒙古部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2、元朝建立: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3、元朝统一: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1、驿站制度

(1)驿道: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2)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

(3)急递铺:传递文书;

2、行省制度

(1)含义:

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

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军政大权集中

行省“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

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元史·百官志七》

受制于中央

中央与地方实现一定的权力平衡;

山川形便VS犬牙交错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

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3、边疆管理

①吐蕃: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1)原因: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2)概况:■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爆发。

■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8月,明军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

(3)结果:元朝灭亡后,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元朝皇帝退回大漠建立政权,称为“北元”。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融合。;

1、史书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

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以上描述所反映的辽的国家治理特点是(

A.民族分化B.民族自治

C.军事管制D.因俗而治

【答案】D【知识点】辽与西夏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D项正确;元朝把全国人分成四等,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

低不同,体现了民族分化,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项;民族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军事管制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管

理和控制形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3、“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其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

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

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由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3、C【详解】根据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知元代行省长官虽然执掌各种事务,

但没有中书省的诏旨,就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这说明元代行省

的权力受到中央节制,C项正确;材料说明行省长官受到中央机制,并

不能体现地方长官有较大的独立性和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排除AB

项;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4、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建号“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

采用《易经》”大微乾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