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元阳县第三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docVIP

云南省元阳县第三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元阳县第三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所阐释的,似乎就是对世俗的快乐与权利,保持一种斯多噶派式的漠然。以及回归过去的空幻而单纯的生活。他的遗著,有异常简洁的文体,极为幽悬,一如谜语。”材料中的“他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2.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选贤任能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3.1902年,夏曾佑在《必威体育精装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则至难定。……至称汉族,则以始通匈奴得名,称曰唐族,则以始通海道得名,其实皆朝名,非国名也。”这表明,在晚清知识分子中

A.反对王朝统治的呼声高涨 B.已产生民族国家观念

C.掀起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潮 D.开眼看世界成为主流

4.唐代吏部对于下级官员的选官量才注重“四事”,分别是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如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又称“三实”。这反映了

A.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官员 B.形象与文化是选官优先标准

C.官员勤勉任劳的品质最被看重 D.儒家立德观念具有至高地位

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的调整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传统文化的成熟 D.社会经济的转型

6.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珠海经济特区位于如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1902年,《续改内港行船章程》规定:英、日两国“可向中国人民在河道两岸租栈房及码头”,如果遇有浅水河道,不便通行,“即行禁止英轮(或日轮)行驶该河,但华轮亦应一律禁止”。上述规定

A.使洋货畅销中国内陆 B.扩大了外国的租界管辖权

C.危害了中国国防安全 D.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8.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中则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这一转变

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体现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

9.1932年1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

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10.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华夷观 B.清朝利用国际法维护利权

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11.罗斯福贯彻新政的主要途径是

A.推动国会立法 B.发布总统命令

C.加强舆论宣传 D.设立军队监管

12.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项中,有关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地以国大党主席的身份领导运动

B.起因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C.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空前高涨

D.运动中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从侵略扩张到覆灭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所谓“脱亚入欧、富国强兵”的道路,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对外向海陆两个方向扩张侵略。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中国以及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是,历史反复证明代表非正义的、反人类的侵略者是要注定失败和灭亡的。

问题:

以“从侵略扩张到覆灭”为主题,简述日本军国主义是如何从侵略扩张走向覆灭的历史。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律学和书、算学可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1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