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讲寺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明讲寺:智者大师亲手创建的幽溪道场

地处浙江省天台县城东北10公里的高明讲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智顗,538-597年)亲手创建的,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

在南朝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年),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先是结庐于天封山,自号“灵墟”,并于此注《涅盘经》。后居佛陇山,讲《净名经》。一天,他正在讲解《净名经》,突然一阵大风吹来,经页翩翩向东飘去。大师追随经页坠落之处,只见此地峰峦环抱,幽溪静谷,是一处非常理想的坐禅修行之所,因而伐木结茆,辟为幽溪道场。大师圆寂后,他用过的衣钵和具叶经保存在这里,成为学佛修行者朝拜的圣地。

因寺处半山腰,又四周青色莲峰,顶锐而足阔,日月二曜常照不散,高而大明,故取名高明讲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净名寺。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传灯大师(1554-1628年)驻山,重兴高明讲寺,立幽溪讲堂,复兴沉寂已久的天台宗。

传灯大师,字无尽,别号有门。俗姓叶,太末(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人。少年时在贤映庵出家,明万历八年(1580年)随百松法师在智者塔院研习止观之学,承其衣钵,成为天台宗第三十代传人。后住持高明讲寺,在太史冯开之和东邑居士赵海南等人资助下,陆续修建了大殿、禅堂、僧房、山门、两厢、钟楼、藏经阁等,精心制作了“楞严坛”。此坛按经论构建,为全国仅有的3座之一,名闻海内。传灯大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佛学家,与名僧黄檗(号无念)、博山(号无异),并称“三无大师”,他对天台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的各种经典均有深入研究,著述达42种,计百余卷。他还修了《天台山方外志》30卷、《幽溪别志》16卷,保存了不少历史文献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传灯大师中兴天台宗,重兴高明讲寺,功德无量,后人称他为“智者大师再生”。

由于历史原因,寺宇曾一度毁坏。1981年,在住持觉慧法师主持下,在华侨夏荆山、周勤丽和广大居士的资助下,高明寺的大雄宝殿、钟楼、观音阁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整修,幽溪佛学院也重新恢复。当年9月在高明寺举行开光法会,巨赞法师亲书“幽溪重光”的匾额和大殿楹联。

发展至今,高明讲寺已有十三个院落,分布在三条中轴线上。殿宇依山而建,约300余间。山门及大雄宝殿,均系清时康有为题额。大殿中所塑佛像与他寺不同。《幽溪别志?幽溪道场规制考》中说:“本寺所祖者,智者;所宗者,《法华》。以释迦入定,弥勒腾疑,文殊决答。故殿中尊像供奉释迦如来入定,文殊菩萨居其左,弥勒菩萨居其右,以为当时回答之状,与他寺不同者,在乎此地。”原有的三尊佛像都是铁铸的,佛身连底座共高一丈二尺,文殊、弥勒二菩萨略低二尺。三尊铁像共重一万七千斤。可惜三尊铁像在“文革”期间毁坏,如今已易为樟木雕像了。大殿两侧,是巨赞法师手书的楹联,上联为“牛宿耀峰,风飘经至,百代咸尊智者”,下联为“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证中观”。天王殿左侧为地藏殿,原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万斤巨钟,后毁。

楞严坛内有古井一口,名曰“福泉”,坛前西方殿殿壁嵌有高一二尺、阔三四尺的“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记述传灯法师建造楞严坛之事,由虞淳熈撰文,董其昌手书,陈继儒篆额。

高明讲寺原藏文物很多,如《雍正龙藏》、《贝叶经》、紫金钵、椤严坛铜镜等,都是无价之宝,大都已移送国清寺珍藏。

高明讲寺四周古迹众多,出寺往东南走,幽溪清凉桥旁,有明玉禅师笔冢。智者大师当年题于崖上的“幽溪”两字,笔势端庄,每字约一尺见方,现于崖上建亭以保护其墨迹。过桥往北走,登伏虎岗,崖边有“松风”、“伏虎”四字,笔力遒劲。溪边有洞,深约6米,上跨巨石,洞下可容数十人,洞南有两棵巨松,高摩云天,这就是圆通洞。《幽溪别志》中说,“圆通洞在芙蓉峰下,顶下三石鼎峙,上有片云横覆,中空如庵,涧下溪声瑟瑟,洞侧松音幽幽,于是跏趺,耳根圆通,时时现前,因名。”洞下有看云石,传为传灯大师当年晏坐看云观瀑之处。

高明讲寺四周景致幽美,《幽溪别志》载幽溪八大景为:狮峰松吼、象案花红、幽溪雪瀑、香谷云坪、金台远眺、丹阙清修、日窗晓色、月岭秋明。传灯大师都有题咏。又有幽溪十六小景,即:圆通洞、般若台、补衲窝、翻经堂、行道庵、照我潭、空心泉、石斛井、龙尾流、灵响岩、巾子岩、西天竺、金银岭、白花庵、圆伊室、跨壑桥等。

高明讲寺东南是“螺溪钓艇”,为天台山八大景之一,两山夹峙,缺处如门栏,称“石门栏”。进岩门数十米,茫茫碧潭上一石孤耸云端,即石笋岩左右峙壁围抱,飞瀑从后冲下,直击岩根,其声轰轰,如雷贯耳,潭水深而清澈,相传智者大师放螺于此,故名“螺蛳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