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福建省三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福建省三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福建省三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解析:A项,“通过……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qí)蝉蜕(tuì)收敛(liǎn)

B.骊歌(lí)讪笑(shàn)哺育(pǔ)踱步(duó)

C.嫉妒(jì)祈祷(qí)炽痛(chì)污秽(huì)

D.亘古(gèng)默契(qì)盔甲(kuī)磐石(pán)

【答案】A。解析:B项,“哺育”的“哺”应读“bǔ”;C项,“嫉妒”的“嫉”应读“jí”;D项,“亘古”的“亘”应读“gèn”。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反复比喻、排比引用、比喻

B.排比比喻、排比引用、拟人

C.反复比喻、拟人引用、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引用、拟人

【答案】A。解析:(1)“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三个句子句式相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懊悔撺掇锋芒毕露一拍即合

B.撺掇屏嶂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C.撺掇屏嶂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D.屏嶂懊悔锋芒毕露一拍即合

【答案】A。解析:B、C项,“屏嶂”应写作“屏障”;D项,“屏嶂”错误,应为“屏障”。

6.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不慕名利等优秀品质。

D.《孙权劝学》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答案】无。以上选项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均正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C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使用恰当;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8.下列诗句的作者不属于唐代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4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