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稻综合防治课件图片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水稻病害防治
01
水稻杂草管理
03
水稻病虫害监测
05
水稻虫害防治
02
水稻综合防治技术
04
水稻综合防治案例分析
06
水稻病害防治
01
病害种类及识别
稻瘟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叶斑、穗颈瘟等,可通过观察叶片和穗部的病斑来识别。
稻瘟病识别
白叶枯病会导致叶片边缘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白叶枯病观察
纹枯病主要表现为水稻茎秆和叶鞘上的云纹状病斑,严重时可导致植株倒伏。
纹枯病特征
01
02
03
防治策略与方法
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使用防虫网等物理方法,减少病原体和害虫对水稻的侵害。
物理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菌剂和杀虫剂,以控制病害和害虫的蔓延,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化学防治
引入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性昆虫,或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来控制病害。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评估
通过田间调查,统计病害发生率,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病害发生率统计
对比防治前后的产量数据,分析防治措施对减少产量损失的贡献。
产量损失分析
检测水稻样本中的农药残留量,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满足。
农药残留检测
水稻虫害防治
02
虫害种类及识别
稻飞虱是水稻常见害虫,可通过观察水稻叶片上的小黑点和稻株生长迟缓来识别。
识别稻飞虱
二化螟在水稻茎秆内取食,造成枯心苗,可通过茎秆内部的虫粪和枯心症状来识别。
识别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幼虫会将水稻叶片卷起,形成明显的白色或黄绿色卷叶,易于识别。
识别稻纵卷叶螟
防治策略与方法
生物防治应用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物理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选择性
选用对目标害虫高效而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的农药,精确控制害虫。
安装黄色粘虫板或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吸引并捕杀害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农业耕作措施
通过轮作、深翻土壤等方法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害虫基数。
防治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的田间调查,记录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以评估防治策略的有效性。
田间调查
监测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变化,评估长期使用特定农药的可持续性和必要性调整。
抗药性监测
对比防治前后的水稻产量,分析防治措施对提高产量的贡献,以评估经济效益。
产量对比分析
水稻杂草管理
03
杂草种类及识别
例如稗草、鸭舌草等,通过叶片形状、颜色和生长习性来区分。
识别常见杂草
01
掌握杂草的发芽、生长和繁殖时间,有助于及时进行防治。
了解杂草生长周期
02
通过对比杂草与水稻的形态特征,如叶脉、叶形和植株高度,进行有效识别。
杂草与水稻的外观差异
03
杂草防除技术
使用除草机具如旋耕机、中耕机等物理方法去除田间杂草,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机械除草
利用特定的生物如杂草天敌或微生物来抑制杂草生长,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杂草控制。
生物除草
施用除草剂如草甘膦、2,4-D等化学物质来杀死或抑制杂草,提高水稻产量。
化学除草
杂草防除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监测田间杂草密度,评估除草剂或物理除草措施的有效性。
杂草密度变化监测
分析杂草种类组成的变化,了解哪些杂草被有效控制,哪些可能产生抗药性。
杂草种类组成分析
对比处理前后的作物生长状况,评估杂草管理对水稻生长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作物生长状况对比
水稻综合防治技术
04
综合防治概念
通过种植多样化作物和保护天敌,维持农田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发生。
生态平衡维护
01
02
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
抗性品种利用
03
应用物理方法如诱虫灯和生物方法如放生天敌昆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
物理和生物防治
综合防治实施步骤
定期检查水稻田,使用田间调查和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
病虫害监测
01
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农药和施药时机,避免滥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合理使用
02
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生物防治应用
03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轮作、深翻土壤等农业管理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农业管理措施
04
综合防治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防治前后水稻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率,评估综合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01
病虫害发生率对比
统计实施综合防治后农药使用量的减少情况,体现环保和经济效益。
02
农药使用量减少情况
收集并分析水稻产量和品质数据,展示综合防治对提高农作物质量的贡献。
03
产量和品质提升数据
水稻病虫害监测
05
监测技术与方法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田间巡查,通过采样分析,对病虫害进行实地诊断和监测。
通过安装在田间的传感器收集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对水稻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遥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