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汽车用制动盘高速激光熔覆工艺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汽车用制动盘高速激光熔覆工艺的近年发展,是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与环保需求双重驱动下的产物。随
着汽车工业向轻量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刹车盘作为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传
统刹车盘制造工艺在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环保性方面逐渐暴露不足,而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的出现,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创新路径。
该工艺通过高能激光束将特定金属粉末或合金材料熔化,并均匀覆盖在刹车盘表面,形成一层高强度、
耐磨的熔覆层。与传统工艺相比,高速激光熔覆具有显著优势:其熔覆层与基材通过冶金结合,形成牢固
的连接,有效提升了刹车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冷却速度快,可形成细晶组织或非平衡相,进一步增强
材料的硬度和使用寿命;热输入低、热影响区小,工件变形小,适合精密部件的加工。
在环保方面,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同样表现出色。随着全球对汽车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刹车盘磨损产
生的细微颗粒物排放成为关注焦点。该工艺通过减少刹车盘磨损,显著降低了制动过程中的微粒粉尘排放,
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此外,激光熔覆过程中废料产生少,材料利用率高,能
耗低,尤其在大规模生产中更具成本优势。
技术融合与创新是高速激光熔覆工艺发展的另一大特点。该技术正逐步与3D打印、机器人自动化等技
术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化、定制化的生产模式。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AI算法,实现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与
动态调整,减少缺陷,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涂层材料的创新也为该工艺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如纳
米复合材料、梯度功能材料的应用,使刹车盘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工况需求。
在应用领域方面,高速激光熔覆技术不仅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刹车盘,还为新能源汽车刹车盘制造提供
了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能量回收模式使得刹车盘更易积锈,而该工艺形成的耐磨与防腐镀层,有
效降低了刹车盘的积锈速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高速激光熔覆工艺
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汽车用制动盘高速激光熔覆工艺相关的标准有GB/T19867.4-2008激光焊接工艺规程、GB/T
42401-2023激光熔覆修复缺陷质量分级、GB/T42400-2023激光熔覆修复金属零部件硬度试验方法、GB/T
41477-2022激光熔覆修复金属零部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19867.4-2008主要针对激光焊接工艺的通用规范,侧重于焊接过程的参数控制和质量评价,而
团体标准则聚焦于刹车盘高速激光熔覆的特定场景,对工艺速度、熔覆层均匀性和结合强度提出了更高要
1
求。后三项标准分别从缺陷分级、硬度测试和力学性能试验角度为激光熔覆修复提供通用方法,但未针对
刹车盘的高转速、高温摩擦等工况特性细化技术指标。
相比之下,团体标准深度融合刹车盘的实际使用需求,在工艺参数优化、缺陷控制、硬度梯度以及抗
热疲劳性能等方面制定了专属技术要求。其优势在于: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熔覆效率提升30%以上,结合
强度较传统工艺提高20%-25%;同时依据刹车盘动态载荷特征设计的检测方法,更能精准评估熔覆层在实
际工况下的可靠性,为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激光再制造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技术规范。
针对汽车用制动盘高速激光熔覆工艺的设备与工装、材料要求、工艺参数等,急需立项《汽车用制动
盘高速激光熔覆工艺技术要求》该标准,填补标准空白点,规范行业技术操作,提升刹车盘性能与安全性,
推动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性与创新性:
1、高速工艺特性:明确定义高速激光熔覆的扫描速率需大于20m/min,突破传统激光熔覆速度限制,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形成高效涂层制备技术。
2、复合粉末体系设计:熔覆粉末采用铁基/镍基/钴基合金主粉料与WC、TiC等硬质增强相复合的设计,
结合严格的粒径(15-53μm)、氧含量(0.1%)及流动性要求,提升涂层耐磨、耐蚀性能。
3、高精度设备与工装:激光器光束质量(M²≤1.5)、送粉系统精度(±1%偏差,动态响应50ms)
及工装夹具定位精度(轴向/径向跳动≤0.01mm)等指标,保障了工艺稳定性和涂层质量一致性。
4、多参数协同控制工艺: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直径、搭接率(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配电网 一二次融合环网箱智能化功能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 智能配电网 一二次融合环网箱高可靠环境与协议兼容性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智能AR眼镜技术要求-征集意见稿.pdf
- 智能AR眼镜技术要求-编制说明.pdf
- 征求意见稿-基于ICF的康复结构化病例 第9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后.pdf
- 浴室柜智能镜电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有机废水的降解系统.pdf
- 鹰嘴豆纳豆激酶营养功能食品-征求意见稿.pdf
- 一体膜式污水净化装置.pdf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身份识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实验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硬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LED用衬底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培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点总结8854392902整理By阿拉蕾.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桶烘干生产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存储卡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甘草甜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