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桐大槐树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洞大槐树,一株古槐,一个民族迁徙的

故事

洪洞大槐树,一株古槐,一个村庄。洪洞是个古老的地名,《诗经》里说:“彼彼槐乡矣”,即大槐树在古槐地里生长发育,那棵古槐树就是古槐的原生地。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有“天下第一槐”之称的大槐树,相传始建于尧舜禹时期,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在北寨乡大槐树村,有一座高大的槐房。据村里老人说,大槐大树被村民称为“打手槐”。相传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居住过,据说明朝永乐年间曾有移民在此建起了广济寺,后来出现不少人相继迁到其他地方。

槐根

大槐树与传说

说起中国古文化的起源,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祖先更早认识到文化之源头活水的重要性。祖先依据这些古老的传说,发明了各种文字,使中华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于世,原始部落、图腾崇拜以及其他神秘的文化现象……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为中华民族所尊崇和重视。说起大槐树村的历史传说,就不得不提“打手槐”这个美丽传说呢!相传尧舜禹时期时有个叫“打手”的部落首领因触犯了天条,被天帝罚下天牢,其手下人就将他抓到了大槐树下,当打手槐下到井里寻找吃食时,发现井里有一只死老鼠,打手槐下有一只死老鼠。从此打手槐就变成了一只死老鼠,它吃食全无了。

“打手槐”之名与黄帝

传说黄帝,曾与炎帝大战于平阳(今山西省洪洞县),两次大战,皆大败于蚩尤之手。黄帝率领众部落,在平阳大战中战败不降,成为华夏族之始祖。在《路史·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黄帝时,有个叫打手的部落首领,他因触犯天条而被天帝罚下天牢,其手下人将他抓到了大槐树下。从此打手槐下到井里寻找吃食时,发现井里有一只死老鼠,于是打手槐下到井里寻找吃食时,发现井里有一只死老鼠,从此打手槐就变成了一只死老鼠。这种让人把死老鼠称为“死老鼠”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旧唐书·经籍志》记载:“古槐……在陕西渭南北数十里……高数丈有槐而老”?《路史·序》说:“炎帝与黄帝时有一个叫打手的部落……他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族之先祖。打手居住在山西临汾一个叫汾阳(今临汾市)北100里之村庄里”?由此可知“打手槐”之名是黄帝所赐。

打手槐的来历

打手槐的的其他来历,一直没有人知道,据说在几千年前也有另一种说法。有一天,一个叫打手的部落首领来庙里求神,求打手帮助部落打败敌人。打手不信神,于是就拿起斧头和锤子就往庙里跑,结果在庙门口被抓住。打手被抓后变成活老鼠和老虎往大槐树下跑,这时把打手槐砍了下来变成了打手槐的后代。从此大槐树村就有了“打手槐”这个地名。

打手槐与其它槐树的区别与联系

打手槐生长的地方,与当地的其他槐树并不相同,它所处的地区是太行山东麓,黄河中下游地带。据《洪洞县志》记载,明代成化年间以来的洪洞人曾三次迁徙到山西省临汾市大槐树下。据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年间迁往山西洪洞县东郭村的“三槐祖”后裔为李子卿、李树森三个兄弟:李子卿字仲卿,号望,洪洞人称他为李老九,祖籍临汾市大槐树村;李树山字仲卿,洪洞人称他为李老九,祖籍洪洞西马村。

移民迁徙渊源流长

武王伐纣,纣王将帝姬与其妃子逃到唐国,人民又逃往山西避难。周武王于唐灭商后,因其民为周族”,遂于唐大槐树下设下中丘大槐树,命令大臣移民各地寻找祖先。移民从陕西经河南、山东、河北至山西,沿黄河及京杭大运河南下山东等地,并从山西古槐树下“迁客数千人。随后河南、河北、陕西乃至全国广大地区的族人纷纷迁入古迁民之乡”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千百年来,洪洞大槐树下代代相传的寻根问祖大孝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中华文明是一个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传统。有了华夏民族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优良传统美德存在着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古槐与移民

中国北方有个古老的地名,叫“北府”,即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四省之地。由于黄河改道、两河流域生态恶化等因素导致了“九河入海”的中原移民运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事件就是移民运动的一部分。在大槐树下居住了两千多年的人们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朝初年,洪武元年至十五年(1369年-1404年)共22年时间里,洪洞大槐树村民先后有50多次移民活动(加上官府迁民)。从洪武年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年时间里共有135万人(洪洞)进入北方大槐树下生活。从时间上看,洪洞就是今天临汾乃至山西、河北地区人口外迁的重要地带。

迁民与槐乡、庙宇与祖坟

据《洪洞县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迁居太原后,将大槐树迁移到山西的移民称为“迁民”。据清乾隆《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五年(1368年)八月十五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六路大军开往山西,分路向全国各地移民。其中,太原府大槐树、阳曲堂二府八县百姓移民总数为一万八千余户。在移民过程中,除了当地汉族、黎族等民族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因战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