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课件 教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颐和园教学课件

颐和园简介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50年),原名清漪园,意为清水浮萍的园子。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将其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太和之意。颐和园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左右。整个园区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础,巧妙地将人工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山青水秀、建筑精美的园林画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颐和园集中国南北园林之大成,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北方皇家园林的雄伟完美融合,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1乾隆时期(1750年)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六十大寿,在原西山静宜园的基础上扩建成清漪园,作为皇家避暑和休闲场所。乾隆亲自参与设计,倾注心血,将其打造成一座集中国园林精华的宏伟园林。2咸丰时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毁圆明园的同时也对清漪园进行了严重破坏,许多珍贵建筑和文物被洗劫一空,园林遭到极大破坏。3光绪时期(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耗资3000万两白银重建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此次重建主要以慈禧太后的居住和娱乐需求为中心,增添了许多专供其享乐的设施。4民国至今1924年,颐和园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后,经过多次修缮,逐渐恢复了昔日风貌。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颐和园的地理位置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园区东临北京大学,南接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靠西山山脉,北依玉泉山。这一地理位置既远离城市喧嚣,又便于皇家出行,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园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昆明湖占地约220公顷,是颐和园的主体水域;万寿山位于昆明湖北岸,海拔60米,山顶可俯瞰整个园区美景。颐和园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北京西北郊的自然地形和水文条件。清代工程师们巧妙地利用西山水源,引水入园,并利用挖湖的土方堆筑万寿山,实现了土不外运,水不外引的园林建设理念,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园林设计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结合颐和园设计遵循借山为主,以水为体的原则,万寿山与昆明湖相映成趣,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设计师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阴阳平衡园林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阴阳哲学,山为阳,水为阴,二者相辅相成。建筑分布也遵循这一理念,形成动静结合、疏密有致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和谐统一之感。借景与框景颐和园大量运用借景手法,将远处西山、玉泉山等自然景观纳入园林视野;同时运用框景技术,通过窗、门、回廊等建筑元素巧妙构图,形成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诗情画意园林设计注重营造诗意氛围,许多景点命名源自古典诗词,如知鱼桥取自庄子《逍遥游》。园内建筑、石刻、楹联等处处体现文人情怀,使游览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能感受深厚文化底蕴。

主要建筑特色长廊长廊全长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式回廊。廊上绘有14000余幅彩画,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历史故事等,是一部用绘画艺术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长廊沿湖而建,蜿蜒曲折,四季景色各异,是颐和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佛香阁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部,是一座三层八角形楼阁式建筑,高41米,为全园的制高点。阁内供奉着佛像,是皇家礼佛的场所。佛香阁巧妙地融合了宫殿与寺庙的建筑风格,雄伟壮观,代表了清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从佛香阁可俯瞰整个园区,视野极为开阔。石舫

昆明湖介绍昆明湖是颐和园的核心景观,占整个园区面积的四分之三,水面约220公顷。湖水平均深度约1.5米,最深处约2.8米。昆明湖原为元代的西湖,明代称西湖积水,乾隆年间扩建时更名为昆明湖,取自《汉书》中昆明池,用以纪念汉武帝操练水军的场所。昆明湖的开凿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清代工匠们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将挖出的湖泥用于堆筑万寿山,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湖中设有三岛(南湖岛、西湖岛、涵虚堂岛),象征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寄托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昆明湖的设计明显受到杭州西湖的影响,体现了南北园林合璧的理念。湖中的十七孔桥模仿杭州西湖的白堤,西堤则仿照苏堤,使北方园林中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柔美韵味。220公顷湖面面积占园区总面积的约75%,是颐和园最大的水体景观3座湖中岛屿象征东海仙山,为园林增添神秘色彩2.8米最大水深

万寿山介绍万寿山的山顶视野极为开阔,是观赏北京城市风光和西山景色的最佳位置。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可以远眺北京城区的重要建筑。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昆明湖北岸,海拔60米,原名瓮山。乾隆年间修建清漪园时,工匠们利用挖掘昆明湖的土方堆积而成,后改名为万寿山,寓意皇室万寿无疆。万寿山虽然高度不大,但山上建筑群丰富多彩,布局精巧。以佛香阁为中心,东有德和园,西有谐趣园,形成一阁两园

文档评论(0)

suzhan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2124120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