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xVIP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T模板http:///moban/次北固山下王湾

导入新课江苏镇江有一座山,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山。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与它密切相关,这首诗就是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预习展示王湾,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全唐诗》存诗十首,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王湾是北方人,一生“尝往来吴、楚间”,《次北固山下》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时写的。时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思乡愁绪。

读诗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1)客路青山外,?(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8)归雁洛阳边。律诗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词性一致,声调平仄相对。an

一读诗歌首联: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水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颔联: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颈联: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旧年未尽,已是春天。尾联:我多么思念家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二赏诗歌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早春时节,潮水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船帆因风而高高悬挂。

二赏诗歌“阔”,生动形象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准确形象写出即顺风,又是和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炼字)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和“悬”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4.体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上下句对偶的精妙。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潮平”对“风正”,“两岸阔”对“一帆悬”,工整的对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壮阔画面。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自然理趣: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①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景象中表现了自然理趣。②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地描绘出新旧更替的景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日”“春”又是新事物的象征,作者在写景时本无意说理,而这一联却蕴含着“美好的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的自然哲理,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精神态度,让人感觉诗人的思乡之情哀而不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盛唐气象的标志)这两句中“日”“春”可以象征什么?这两句蕴含什么自然哲理?

赏诗歌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呼应首联,尾联运用典故,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三品诗歌1.构思巧妙,立意深刻。2.情景交融,意蕴丰富。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激励。尾联诗人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念意味的词语,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主旨概括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浓浓乡思再读诗歌

作业设计1、声情并茂地背诵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初高各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