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双重预防存在七个“两张皮”现象
不去掉不足以睡个安稳觉
第一,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两张皮”
笔者去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拜访,企业安全部长袁总告诉我,公司双重预防数字化已经落实到了一线岗位,风险辨识做得非常完善。袁总带我去生产现场看,流水线上的每一台设备上面,都安装了一个液晶显示屏,点击显示屏,可以查看到设备档案和风险辨识后的管控措施,但查看隐患排查任务清单和排查记录的时候,发现系统里面没有任何记录,系统里面只有让步放行的质量管理记录。经进一步调查,我发现,该企业的一线员工检查发现隐患后,都是填写在纸质的隐患表上;下班前,送到安全部长办公室。久而久之,安全部门也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
发现“两张皮”问题后,我提醒袁部长,如果员工下午1点上班发现了隐患,但下午5点下班前将隐患记录送到安全部长办公室,万一这个时间段,隐患转变成了事故,安全部长,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部长一下子懵了,长期以来养成的管理习惯,在法律责任落实上却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风险!
企业风险辨识做得非常详细,管控措施非常明确;但是,风险辨识的管控措施,没有转化为隐患排查标准和任务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及时闭环,管理痕迹没有实现数字化、实时化;
风险、隐患、事故之间,往往差的就是及时闭环治理!
隐患不能通过数字化系统及时推送反馈,第一时间闭环,万一转变为安全事故,经营管理者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企业实地查看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状是,很多企业风险辨识都是请第三方公司做,做完后,将辨识报告放在资料柜子里面,应付检查,平时隐患排查与风险辨识的管控措施完全脱节。
第二,分级管控与任务清单落实“两张皮”
风险分级管控,意思就是,针对风险单元、风险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需要经营管理者分层级明确管控措施,落实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就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比如总经理,每季度或者每月,车间主任/班组长每周,操作人员每天,每一个小时,系统要有隐患排查的任务清单推送,执行与否要有消息提醒,执行结果要有统计分析。系统闭环,才能确保执行到位,法律责任落实到位,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责任“两张皮”!
这一点,特别需要指出,很多企业推行双重预防数字化之后,看不到总经理、总工程师第的任务清单和检查记录,万一发生事故,管理没有留痕,就必然导致法律追责!4月份,笔者去某知名化工企业交流的时候,就发现公司隐患排查多数是通过“随手拍”进行,分级管控的分级落实,数字化系统和日常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存在法律责任落实的空挡和风险!今年“五一”该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都是某局长视察时,正在查看“隐患树”,但实际上,风险责任清单对应的责任落实却忽略了。
第三,隐患排查与隐患治理“两张皮”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风险对象,有风险点,就一定有风险,比如,一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就随时随地都有爆胎的风险;但风险是可以辨识,隐患是可以防范的!隐患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就不会发生事故;因此,企业应该大力度鼓励员工发现隐患,发现后及时治理上报,并全流程留痕!
所以,一套好的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应该,也必须帮助安全管理部门,完整的闭环隐患排查、隐患评估、隐患整改、隐患验收,整个治理过程,实现流程驱动;每一个流程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都应该自动推送下一个执行人,确保执行力100%,流程及时闭环!
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上线后,最怕的就是线上做一套应付督导检查,线下执行另一套检查记录,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可能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真的隐患转变为事故的时候,拿不出数字化的管理痕迹、记录,导致刑事责任!
第四,隐患整改结果与风险再评估“两张皮”
隐患整改完成后,如何基于隐患反馈的数据,进行风险再评估,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调整风险等级,明确应急预案,是每一个企业应该认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必须实现闭环的又一个重点环节!如果不能闭环,企业每年度的风险辨识就缺乏数据支撑,风险辨识出来的管控措施就无法动态更新完善!
事实上,很多企业的年度风险辨识都流于形式,一包了之(请第三方做报告,然后束之高阁),这样,风险管控就会失效!因此,一套好的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就必须打通数据链路,帮助企业形成数字化闭环!
第五,隐患排查定性与定量——指标量化“两张皮”
企业推进双重预防数字化的过程中,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风险辨识也花了不少功夫,管控措施也绞尽脑汁,写得很细,如设备的温度正常,定期检测正常,但都是定性的语言描述;实际按照系统,执行隐患排查的时候,没有数据支撑,执行人勾勾勾,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生产现场是否真的有异常,实际上还是不知道。
管控措施没有量化,管控措施转变为隐患排查的标准没有量化,全部停留在定性的指标描述上;实际执行,企业生产系统的数据没有打通,现场无法复核,实质上还是流于形式!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