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需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枣庄北辛遗址发现了大量距今约7300年的石铲、石斧、石磨盘等生产工具,以及碳化的粟等农作物遗存。这些发现表明,当时枣庄地区的居民()

A.已进入青铜时代

B.以采集狩猎为生

C.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

D.建立了早期国家

2.?枣庄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夏商时期,该地区的政治特点是()

A.实行分封制

B.形成了中央集权

C.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政权形式

D.推行郡县制

3.?春秋战国时期,枣庄地区先后属于滕国、薛国等。这一时期,这些诸侯国的变革对当地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加速了文化的统一

D.使枣庄成为经济中心

4.?秦汉时期,枣庄地区在国家统一的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枣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B.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经济发展缓慢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文化氛围单一

5.?魏晋南北朝时期,枣庄地区历经战乱,但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居

B.战争冲突

C.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D.海外贸易的发展

6.?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枣庄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枣庄()

A.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B.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D.人口大量外迁

7.?北宋时期,枣庄地区的经济继续发展。当时,该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棉花种植得到推广

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D.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8.?明清时期,枣庄地区的台儿庄因运河而兴,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台儿庄的繁荣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运河交通要冲

B.政府大力扶持商业发展

C.当地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D.海外贸易的兴盛

9.?1878年,枣庄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股份制公司——中兴煤矿公司。中兴煤矿公司的创办反映了()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0.?抗日战争时期,枣庄地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广为流传。铁道游击队的斗争()

A.是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1.?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于1938年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12.?新中国成立后,枣庄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确立了工业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这一时期,枣庄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高度依赖外资

C.国家计划主导

D.企业自主经营

13.?近年来,枣庄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把目光聚焦到锂电产业,提出建设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的目标。枣庄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枯竭

B.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

C.政府政策强制要求

D.锂电产业投资小、见效快

14.?枣庄的冠世榴园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石榴园林。冠世榴园的存在反映了()

A.古代枣庄地区的农业种植技术

B.古代枣庄地区的园林建筑艺术

C.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

D.以上都是

15.?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柳琴戏、滕县松枝鸟制作技艺等。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

A.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C.增加旅游收入

D.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16.?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枣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③开发新的旅游项目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

文档评论(0)

隐 悟 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