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创新.docxVIP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创新.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创新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2.请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2)孔子认为朋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3)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

二、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请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孟子认为君子有哪些快乐?

(2)孟子认为王天下是否是君子的快乐之一?

(3)孟子认为教育英才对君子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快乐?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逍遥游》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吾生也有涯

(2)知也无涯

(3)殆已

(4)为善无近名

(5)为恶无近刑

(6)缘督以为经

2.请翻译下列句子。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庄子认为人生和知识的界限在哪里?

(2)庄子认为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3)庄子认为如何才能尽享人生?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名轲,邹人也。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学孔子之术,而其道则异于孔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称“亚圣”。孟子游说诸侯,欲行其术,而不遇合,卒于齐。齐宣王问曰:“孟子,子居鲁,知鲁国之政,可以行乎?”孟子对曰:“臣闻之,王者不迩谀人,不匿怨而友。臣不敢以鲁国之政为知也。”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邹人

(2)学孔子之术

(3)道性善

(4)世称“亚圣”

(5)游说诸侯

(6)遇合

2.请翻译下列句子。

(1)孟子,名轲,邹人也。

(2)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3)孟子游说诸侯,欲行其术,而不遇合。

(4)臣不敢以鲁国之政为知也。

3.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孟子的籍贯是哪里?

(2)孟子学习的是什么?

(3)孟子在世上的地位如何?

(4)孟子为何未能得到诸侯的赏识?

五、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战国策·齐策一》

齐宣王问孟子曰:“吾欲从事卿相之事,可乎?”孟子对曰:“臣闻之,王之事也,莫急于礼。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夫礼,禁于将然之前,而法于已成之后。法者,所以禁暴乱也;礼者,所以别贵贱也。”

1.请翻译下列句子。

(1)吾欲从事卿相之事,可乎?

(2)臣闻之,王之事也,莫急于礼。

(3)礼之用,和为贵。

(4)夫礼,禁于将然之前,而法于已成之后。

2.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孟子对齐宣王提出了什么建议?

(2)孟子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

(3)孟子认为礼与法有什么区别?

六、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也。孔子少而好礼,长而好学,不耻下问,有若圣人。孔子既没,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居宋,宋人围之,孔子曰:“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吾将何之?”遂适卫,卫人亦围之,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盘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