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铁杵磨针教学课件
课文引入什么是铁杵磨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铁杵磨针这个成语吗?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道理呢?这个成语出自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老奶奶用铁棒磨针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这个故事启发了无数人,包括著名诗人李白。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深入学习这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理解坚持的力量。
故事背景介绍1唐代背景《铁杵磨针》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唐代(618年-90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文化昌盛,诗歌艺术达到巅峰,这个时期也诞生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和寓言。唐代社会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各种启迪人心的故事广为流传,用以教育年轻一代。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为《铁杵磨针》这样的励志故事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环境。2文献来源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宋代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中,这是一部大型类书,收集了大量唐代以前的短篇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虽然故事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但其内容描述的是唐代事件,并且通过口头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太平广记》的记载使这个故事有了文字依据,从而得以流传千年,影响无数后人。
主要人物李白(701-762年)在《铁杵磨针》故事中,李白是主人公,当时还是一个贪玩的少年。这位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人物,在少年时期也曾经历过迷茫和懈怠。故事中的李白性格活泼,富有好奇心,但缺乏坚持和耐心。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李白是否真的经历过这个故事尚无确切史料证明,这可能是后人附会在李白身上的教育故事。但无论如何,这个故事通过李白这个形象,展现了一个天才如何通过领悟坚持的重要性而走向成功。老奶奶老奶奶是故事中另一个关键人物,她是智慧和坚持不懈精神的象征。这位年迈的老妇人每天坚持不懈地磨铁棒,希望最终将其磨成针。她的行为看似愚笨,实则蕴含深刻哲理。
故事梗概1贪玩的少年唐代时期,年少的李白虽然天资聪颖,但性格顽皮贪玩,经常不专心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的老师多次告诫他要专心学习,但李白总是觉得学习太枯燥,难以坚持。2偶遇老妇一天,李白逃学去山间玩耍,途中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溪边,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棒,正在石头上不停地磨着。李白出于好奇,停下脚步观察。3铁杵磨针李白发现老奶奶已经磨了很久,铁棒上已经出现了一道浅浅的痕迹。他好奇地询问老奶奶在做什么,老奶奶告诉他: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细针。李白惊讶不已,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4受到启发
经典原文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非常聪明,但是非常贪玩,不爱学习。一天,他逃学去山里玩,看见一位老奶奶在河边用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好奇,就问: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呢?老奶奶回答说:我在磨针啊。李白又问:铁棒这么粗这么大,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微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坚持不懈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它磨成针。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深受启发。从此,他发奋读书,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唐代著名的大诗人。重点词句标注铁棒/铁杵:粗大的铁制棒状物,与细小的针形成鲜明对比磨针:将铁棒磨成细针,喻指做难度极大的事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放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核心名言,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深受启发: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示发奋读书:努力学习这个经典原文虽然简短,但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老奶奶磨针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体现。
重要词语解释1铁杵铁杵是古代捣米、研磨等使用的工具,由铁制成,通常粗大沉重。在故事中,铁杵象征着一个庞大而艰难的任务或目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古代的铁杵通常长约一米,直径可达5-10厘米,重达数斤甚至十几斤。将如此粗大的铁杵磨成细如发丝的针,在物理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正是故事寓意的关键所在。2磨针磨针指的是将铁棒慢慢磨成细小的针。针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品,用于缝制衣物,但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精细的技术。从铁杵到针的转变过程,象征着通过持续的努力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漫长而艰辛,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磨针因此成为比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经典意象。3功夫功夫在这里不是指武术,而是指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功夫深意味着长时间、深入地投入努力,不计付出,持之以恒。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种对持续努力的重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功夫概念的体现。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结果。
故事发展细节初遇与疑惑李白在山间游玩时,偶然发现河边有一位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走近一看,老奶奶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棒,正在石头上不停地来回磨擦。李白看到这一幕,既好奇又不解。他停下脚步,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老奶奶已经磨了很久,铁棒上只出现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对话交流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