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班会课件图片.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科普班会课件图片

有限公司

20XX/01/01

汇报人:XX

目录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科学原理

地震的预防措施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

地震科普教育意义

课件图片设计要素

01

02

03

04

05

06

地震基础知识

章节副标题

PARTONE

地震的定义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岩石突然断裂和错动引起的地面震动现象。

地震的科学解释

根据成因,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多种类型。

地震的分类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释放大小,烈度反映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成因

01

板块构造运动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或拉伸导致地壳变形,积累能量后释放引发地震。

03

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时岩浆的移动和压力变化可导致周围地壳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02

断层活动

地壳中的断层在应力作用下突然滑动,造成岩石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地震。

04

人为因素

大规模的水库蓄水、煤矿开采、核试验等活动也可能引起地壳应力变化,诱发地震。

地震的分类

浅源地震发生在地表至70公里深度内,中源地震发生在70至300公里,深源地震则超过300公里。

按震源深度分类

01

构造地震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火山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陷落地震则由地表塌陷造成。

按成因分类

02

地震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衡量,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强震和巨大震等不同级别。

按地震强度分类

03

地震的科学原理

章节副标题

PARTTWO

地壳运动

地壳板块在运动中积累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能量突然释放形成地震,如1906年旧金山地震。

应力积累与释放

地壳在板块运动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山脉、海沟等地貌,如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

地壳变形过程

地壳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震发生,如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碰撞。

板块构造理论

01、

02、

03、

断层与地震

断层是地壳岩石层因应力作用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地质构造。

断层的形成

地壳板块相互作用导致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断层突然滑动引发地震释放能量。

应力积累与释放

地震发生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地震波的传播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反映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两者并不等同。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01

02

03

04

震级与烈度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释放,烈度反映地震对地面的影响,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01

通过地震波记录,科学家使用里氏震级等标准来量化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02

烈度根据地震对建筑物、地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来划分,如轻微、中等、强烈等。

03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震级为7.3,但因震中靠近城市,烈度极高,造成严重破坏。

04

定义与区别

震级的计算方法

烈度的评估标准

历史震级烈度案例

地震的预防措施

章节副标题

PARTTHREE

家庭防震准备

每个家庭成员应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行动。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家庭应配备包含食物、水、急救用品、手电筒、哨子等的应急包,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地震应急包

将重物固定在墙上或低处,避免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同时检查家具摆放是否稳固。

加固家具和物品

熟悉家附近的安全避难场所,如学校操场、公园空地等,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快速前往。

了解避难场所

学校防震演练

制定演练计划

地震知识教育

紧急疏散演练

模拟地震警报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防震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通过广播或警报系统模拟地震警报,训练学生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避震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悉疏散路线和集合点。

在演练前后进行地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应急避难知识

熟悉学校及周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如操场、空旷场地,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前往。

了解避难场所

家庭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地震应急计划,包括疏散路线、集合点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术(CPR)和止血方法,以便在地震后提供及时救助。

学习急救技能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

章节副标题

PARTFOUR

安全自救方法

地震发生时,躲在坚固家具旁或墙角形成的“安全三角区”可减少被坠落物击中的风险。

寻找安全三角区

避免靠近悬挂灯具、风扇或玻璃窗等易碎物品,以防它们在震动中掉落造成伤害。

远离悬挂物和玻璃

躲在桌子或坚固的椅子下,用它们作为临时的防护,保护头部和颈部免受伤害。

使用桌椅保护头部

紧急疏散流程

在地震发生时,应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或发生故障,使用楼梯疏散更为安全。

按照学校或公共场所的疏散路线图和指示标志,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地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80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