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docxVIP

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3

5226

黔 东 南 州 地 方 标 准

DB5226/T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2025-06-30发布 2025-08-01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孵化场地 1

种蛋管理 2

种蛋孵化 2

出雏 3

消毒 3

废弃物处理 3

档案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孵化日志记录 4

附录B(资料性)孵化场生产记录 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天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天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天柱兴科土鸭开发有限公司、天柱县庆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大成、王家林、吴燕辉、莫启顺、杨家禹、石定林。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DB5226/T266-2025

PAGE

PAGE1

PAGE

PAGE2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柱番鸭人工孵化过程的术语和定义、孵化场地、种蛋管理、种蛋孵化、出雏、消毒、废弃物处理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天柱番鸭人工孵化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柱番鸭

在黔东南州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当地人民长期选育逐步形成的优良肉用型品种鸭。主产于天柱

县,全身羽毛以黑色为主,少数个体翼部及腹部有白色羽毛。体型呈长橄榄形,头粗大,嘴短而狭,颈短,胸部宽阔,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肉瘤,公鸭比母鸭发达,翼羽长至尾部,尾羽长而微翘,胫色为黑色或桔黄色。

3.2

孵化率

出雏数量占受精蛋数量的百分比。

3.3

健雏率

脐部愈合良好、精神活泼、绒毛正常、无畸形个体数量占出雏数量的百分比。

3.4

无精蛋

未受精、照蛋时无血管分布的种蛋。

3.5

死胚蛋

胚胎发育过程中停止发育、照蛋可见血环或血管静止的种蛋。

孵化场地

选址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周围500米内无工业污染源、畜禽屠宰场或其他生物安全风险场所,达到水、电、路三通条件。应符合GB/T40454的规定。

分区

设种蛋储存区、孵化区、出雏区、雏苗存放区、消毒区。

种蛋管理

来源

种蛋需来自无禽流感、鸭瘟等疫病的种鸭场,种鸭群需经沙门氏菌、支原体等垂直传播病原检测合格,并提供检疫证明。

种蛋处理

种蛋处理宜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喷雾,洗净晾干,或用臭氧消毒(浓度≥10mg/m3)。

储存

按蛋产出日期先后,大头朝上码放盘中,储存温度13℃~15℃、湿度67%~75%储存区内,保存时间≤7d。种蛋储存超过7d,每天翻蛋1次,储存温度调整为12℃~13℃。

种蛋孵化

孵化条件

孵化温度和湿度见表1。

表1 孵化温度和湿度

胚龄(d)

1~6

7~19

20~31

32~35

温度(℃)

38.2~37.20

37.2~37.00

37.2~37.00

37.0~36.8

湿度(%)

75~70

70~68

68~70

70~72

照蛋

第一次照蛋:第7d~10d,取出无精蛋、破壳蛋和死胚蛋;第二次照蛋:第32d,取出死胚蛋。

翻蛋

翻蛋角度为90°±5°,动作需轻柔,避免震动,翻蛋次数见表2。

表2 翻蛋次数

孵化天数(d)

1~2

3~4

5~6

7~8

9~10

11~15

16~31

设置次数(次)

2

3

4~5

6~7

8~9

10~12

12

凉蛋

第13d开始,2次/d,15min/次~30min/次。

喷水

第15d开始,凉蛋时同步喷水,水温与孵化温度一致,以蛋壳淋湿为准。喷水需使用蒸馏水或煮沸冷却后的清水,pH6.5~7.5,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落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