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xVIP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材料分析】

[材料]

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天妃灵应之记》碑

[解读]自永乐三年开始,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到现在为止已经出使七次,所到的地方多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途跋涉走遍天下10万里(明代1里约为现在576米)有余,看滔滔大海,波浪滔天……

[角度提炼]

1.材料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2.材料反映的航海活动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反映的事件对当下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解答]

1.事件:郑和下西洋。条件:明朝政府的支持;明朝国力雄厚;船舶和航海技术先进,航海图和罗盘针的应用;航海人员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等等。

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和平交往,实行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友好往来;互相学习;等等。;【基础过关】

1.“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张骞 B.玄奘 C.戚继光 D.郑和

2.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驱除倭寇 B.提高国际地位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

;3.“半生忙碌未安身,远涉重洋倍苦辛。……外交界里无双士,航海家中第一人。六百年来催后起,观潮但看画图新。”材料中的“第一人”远涉重洋,最远到达()

A.南北美洲B.非洲西海岸和阿拉伯海

C.欧洲及地中海海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明朝将领戚继光针对敌人的作战特点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情况,发明了长短兵器协同作战、攻防两便的“鸳鸯阵”战斗阵形。该战斗阵形对付的敌人是()

A.匈奴B.突厥C.金兵D.倭寇

5.“自古英雄出少年,戚公继光耀海天。斩妖除魔挥利剑,驱倭逐寇护家园。”与该诗有关的史实为()

A.七下西洋,空前壮举B.台州杀敌,九战九捷

C.收复台湾,披荆斩棘D.郾城大捷,精忠报国;6.16世纪末,??取得形式上统一的日本即派大军入侵朝鲜,朝鲜向中国大明王朝请求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

利。发动此次侵略战争的日本统治者是()

A.孝德天皇 B.源赖朝

C.丰臣秀吉 D.德川家康

7.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其中某国于1553年在我国澳门攫取了居住权。这里的“某国”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葡萄牙;【素养提升】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部分)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永乐七年,郑和至锡兰山国,携金银供器、彩妆织锦丝宝、旛、香炉、灯烛等,布施佛寺。而锡兰山国王贪暴不睦邻,屡邀劫往来使臣,诸番皆苦之。

——摘编自高平、王红《明朝大事本末》;材料二

材料三嘉靖四十年(1561年)4月,浙江沿海警报频传,倭寇数百艘船,一两万人,蜂拥入侵。戚继光率领部队与倭寇双方展开激战,戚家军越战越勇,敌人很快力不能支,开始败北。戚继光立即分兵猛追,将敌人全部歼灭。

——摘编自范中义著《戚继光评传》;(1)材料一中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两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政府废止远洋航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战斗的获胜方并概括其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山隐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