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今天介绍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也是“四大辞赋家”之一的司马相如。
【汉景帝时备受冷落】
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期花钱买了个“武骑常侍”的官职(类似于侍卫之类),但司马相如的志向是写作词赋,替皇帝出谋划策,而汉景帝却喜欢文学,所以并不赏识司马相如。
【梁孝王时作《子虚赋》】
当时的梁孝王刘武到京城觐见汉景帝时,司马相如结识了梁孝王身边的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相如就托病向汉景帝辞了官,跑到了梁孝王这里做宾客,并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名琴“绿绮”】
绿绮相传是司马相如的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诗赋才能极高,当时的梁王请他作赋,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作为感谢,梁王就把这把传世名琴绿绮送给了司马相如。据说司马相如就用这把“绿绮”弹奏了《凤求凰》而征服了卓文君的芳心。(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并且《如玉赋》也没有相关记载可考)
【琴挑文君】
梁孝王刘武死后,司马相如失去了依靠,便离开梁第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在这里便有了著名的“琴挑文君”的典故。
关于“琴挑文君”的这段故事,我们简单描述:
据说临邛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自然是相互关照的,所以王吉给多才的司马相如来了个“造势”。怎么个造势法?王吉让相如住在临邛都亭,王吉就天天去拜访相如,即使相如托病不见,王吉不仅不生气,还更显恭敬。如此一来,临邛富豪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招待,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却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腹黑一点来说,这里面的一切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王吉和司马相如的一场阴谋)。
也就是在这场酒席上,司马相如用“绿绮琴”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而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而卓文君靠一首《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挽回了丈夫的心,此故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以至于后来就有了“私奔”、“家徒四壁”、“卓文君当垆卖酒”的佳话。
【私奔】
卓文君是卓王孙的女儿,和前夫离了婚。而司马相如的才气也早就传到卓文君的耳朵里,这次借着酒宴,卓文君也来一睹相如文采。而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故借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再后来就是才子佳人互表真心,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
【成语“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私奔回家一看,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自此,“家徒四壁”算是出名了。
【卓文君“当垆卖酒”】
为了爱情,卓文君也是拼了。别说是放在古代,就是放在开放的现代,能做到卓文君这样的也实属少见。这足以说明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的真感情。
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段时间,实在是被清苦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他们商量着就回到了卓文君的老家临邛,并开了一家酒店。从此“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当然,最后卓文君的老爸还是接济了自己的女儿。从此,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汉武帝时备受恩宠】
《子虚赋》在汉景帝年间并未受到重视。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非常欣赏司马相如的这篇《子虚赋》,因而招来作为近臣为自己出谋划策。自此,司马相如也算如愿以偿。
相关的故事:汉武帝读到《子虚赋》时非常喜欢,误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人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于是,《上林赋》诞生了。《上林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犬子”】
犬子,是司马相如的乳名或小名。
【改名儿:蔺相如的粉丝】
本来名字不叫做“司马相如”,因为仰慕蔺相如的才能故改名为“司马相如”,寓意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司马相如一样有所作为。
【“口吃”的毛病】
据说司马相如有口吃的毛病,口头表达能力不足,所以经常写辞赋对汉武帝进行劝诫。
【“消渴病”】
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晚年的司马相如的糖尿病加重,就辞别汉武帝回到了茂陵老家。
【汉赋四大家之一:“辞宗”、“赋圣”】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司马相如的辞赋是最杰出的,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
【著名的“辞赋”】
《子虚赋》:因为这篇赋,司马相如被汉武帝赏识,并且做了谋臣。
《上林赋》:《子虚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