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df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3.从人类文明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Z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夯基固本•练基础

【链接•选择性必修3-P.J

2

知识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展历程

1.原始社会: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1)多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

2.春秋战国时期

⑴背景:社会大变革,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2)展的表现

①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②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

思想文化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秦汉时期

⑴原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⑵展的表现: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

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魏晋南北朝时期

⑴原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2)表现:魏晋玄学盛行,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5.隋唐时期

(1)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展。

(2)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6.宋朝:理学形成

(1)原因: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专I思想来阐释儒学的理学。

⑵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

的精神世界。

7.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

倡经世致用。

⑵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

中华文化的发展。

8.近代: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⑴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面对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⑵表现

①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L以人为本思想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⑵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

思想。

2.民本思想

(1)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

⑵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主张。

(3)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

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⑵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

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⑶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⑵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顾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5.崇德尚贤,天下为公思想

(1)西周初年

文档评论(0)

猫猫网络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及文档服务!

认证主体遵化市龙源小区猫猫网络技术服务部(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281MAE3KL941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