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新中国成立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
目录壹新中国成立背景贰新中国成立过程叁新中国成立意义肆新中国初期政策伍新中国成立影响陆新中国成立纪念活动
新中国成立背景第一章
抗日战争胜利民族团结抗战,国际力量援助。胜利原因抗战胜利结束日本侵略,实现民族解放。民族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形势01国共内战爆发的根源在于两党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根本分歧,以及对权力的争夺。0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内战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军事优势的确立。03长期的内战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给民众生活带来深重灾难。内战爆发的原因主要战役与转折点内战对民众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内战争接近尾声。国内战争的结束01随着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基础动摇,最终撤退到台湾。国民党政府的溃败02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新政协的筹备0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奠定了基础。《共同纲领》的制定02
新中国成立过程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宣告成立历史意义0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02宣告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了新中国的军事力量。阅兵仪式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首次升起,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升国旗奏国歌数万群众参与了开国大典的游行活动,表达了人民对新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群众游行
国家机构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1949年9月召开,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机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政治协商会议的角色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式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意义第三章
结束旧中国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改革,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废除封建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长期的国内战争状态结束,国家实现了统一。结束内战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外交斗争和军事行动,成功驱逐了外国势力,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除外来侵略
开启国家新篇章结束长期战乱新中国成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内忧外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提升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建设,实施五年计划,促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
国际地位提升1971年,新中国取代台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式承认。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4年,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运动员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展现风采。恢复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提升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
新中国初期政策第四章
土地改革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的平等分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年颁布《土地改革法》,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关系,结束了农民长期受压迫的历史,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消灭封建剥削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历史意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简介对农工商改造改造基本过程53年至56年完成
五年计划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01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第二个五年计划021958年至1962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强调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五年计划的调整03面对经济困难,1961年开始对五年计划进行调整,减少工业指标,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影响第五章
对国内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运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建立了一批国营工厂,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普及教育,建立新的教育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