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普法课件图片.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老诈骗普法课件图片

有限公司

20XX

目录

01

养老诈骗概述

02

防范养老诈骗

03

法律知识普及

04

案例分析

05

宣传与教育

06

政策与支持

养老诈骗概述

01

概念与特点

养老诈骗是指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行为,利用老年人对健康、财富的关切进行欺骗。

01

养老诈骗定义

诈骗者采用电话、网络、上门等多种方式,以投资、保健品、旅游等名义实施诈骗。

02

诈骗手段多样性

诈骗者常利用老年人的孤独感、对未来的担忧等心理,通过情感投资和信任建立进行操纵。

03

心理操纵技巧

养老诈骗往往涉及复杂的金融操作和虚假身份,使得老年人难以识别和追踪。

04

隐蔽性强

老年人一旦受骗,往往损失巨大,不仅包括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05

经济损失严重

常见养老诈骗类型

老年人常被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所吸引,如虚假的养老基金或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骗局

骗子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声称有补贴或福利发放,诱骗老年人提供银行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冒充公职人员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高度关注,推销假冒伪劣的保健品或治疗仪。

健康保健品欺诈

骗子通过建立情感联系,赢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情感诈骗

受害者特征分析

养老诈骗的受害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对新兴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

年龄分布

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

经济状况

社交圈较小、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诈骗,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支持。

社交圈层

身体或精神健康不佳的老年人,由于信息获取和判断能力受限,更易受骗上当。

健康状况

防范养老诈骗

02

增强防范意识

了解常见诈骗手段

通过案例学习,如“保健品骗局”,了解骗子常用手段,提高警觉。

培养健康投资观念

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如“遗赠诈骗”,知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避免盲目投资,如“高回报投资陷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不轻易透露个人财务信息,如“冒充公检法诈骗”,防止信息被盗用。

识别诈骗手段

警惕高回报投资诱惑

诈骗者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如虚构的“养老项目”或“保健品投资”。

警惕情感诈骗

骗子通过建立虚假的亲密关系,如“干儿子”、“干女儿”,获取老年人信任后进行经济诈骗。

识别冒充公职人员诈骗

防范虚假健康产品销售

骗子冒充医生、警察等公职人员,通过电话或上门方式,以办理社保、领取补贴等名义骗取钱财。

诈骗者通过夸大产品功效或虚构医疗效果,向老年人推销无用或有害的健康产品。

安全使用金融产品

01

警惕不明来源的金融信息,如高收益投资诱惑,避免泄露个人财务信息。

02

使用网上银行时,确保网络环境安全,不点击可疑链接,定期更改密码。

03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金融产品,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04

不因他人推荐或市场炒作而盲目投资,理性分析,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识别金融诈骗信息

谨慎操作网上银行

了解正规金融产品

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法律知识普及

03

相关法律法规

该法律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对于涉及老年人的消费欺诈行为,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03

刑法中对诈骗罪有明确的定义和处罚规定,为追究养老诈骗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

02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经济、健康、文化等方面,为打击养老诈骗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01

法律责任与后果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法律定义

01

养老诈骗涉及的刑事责任可能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严重者可面临长期监禁。

养老诈骗的刑事责任

02

受害者可依法要求诈骗者赔偿因诈骗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

民事赔偿责任

03

对于养老诈骗行为,除了刑事责任外,诈骗者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等。

行政处罚后果

04

法律援助途径

许多社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了解法律知识,预防和应对养老诈骗。

社区法律咨询服务

拨打法律援助热线,如12348,可以获取专业法律人士的即时帮助和指导。

法律援助热线

利用互联网,老年人可以通过在线法律服务平台,如“法律快车”等,获得法律援助。

在线法律服务平台

老年人可以前往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面对面的法律帮助。

法律援助机构

案例分析

04

典型案例介绍

不法分子通过夸大保健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导致经济损失。

虚假保健品销售

01

02

03

04

骗子冒充警察或法院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冒充公检法诈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