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核心章句原文译文及考试链接.docxVIP

《论语宪问》核心章句原文译文及考试链接.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宪问》核心章句原文、译文及考试链接

(据《论语注疏》及朱熹《四书集注》整理)

一、原文译文对照

1.宪问耻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译文: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领俸禄;国家无道,仍做官领俸禄,就是耻辱。”

2.克伐怨欲

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算仁吗?”孔子说:“这很难得,但是否算仁,我不确定。”

3.士不怀居

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孔子说:“士人留恋安逸,不配称为士。”

4.危言危行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国家有道,言行正直;国家无道,行为正直但言语谦和。

5.有德必有言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有德者必有善言,有善言者未必有德。仁者必有勇气,勇者未必有仁德。

6.南宫适问羿奡

原文:南宫适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南宫适以“武力暴君”(羿、奡)与“德政圣王”(禹、稷)对比,孔子赞其尚德

7.修己以安百姓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君子修养次第:敬身→安人→安百姓,尧舜犹以此为难。

8.古之学者为己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古人学习为修身,今人学习为炫耀。

二、考试链接

1、名句默写(重点章句)

(1).(2024?海淀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孔子认为“士”当志在天下,反对贪图安逸:“___________,______。”(《宪问》)

答案: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2023?丰台二模)孔子强调“仁”与“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宪问》)

答案: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阅读理解(思想内涵)

(1).(2024?朝阳一模)阅读《宪问》第1章(宪问耻)及第24章(古之学者为己),回答问题:

a.词义理解:“邦无道,谷”中“谷”的意思是?

答案:谷,俸禄(代指做官)。

b.思想对比:结合“为己”“为人”之辨,分析孔子对“邦无道”时出仕的态度。

解析:孔子认为,“邦无道”时若为俸禄(“为人”)做官是耻辱,真正的“为己”之学当以道义为先,宁隐居修养也不苟且出仕(如原宪隐居)。

(2).材料: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②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问题:孔子如何看待“邦无道”时的君臣关系?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不欺犯颜:即使国无道,仍需直言劝谏(“勿欺而犯”),保持行为正直(“危行”)。不苟禄:若君主无道却贪恋俸禄,即为耻辱(“邦无道,谷,耻也”),需权衡“行道”与“守节”。

3、结合现实(思辨应用)

(1)(2025?海淀二模)材料:原宪隐居草泽,子贡问:“夫子岂病乎?”原宪答:“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宪问》附篇)问题:你是否认同原宪“甘贫”的选择?结合“邦无道,谷,耻也”谈谈理由。

问题:你是否认同原宪“甘贫”的选择?结合“邦无道,谷,耻也”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

a.认同:原宪践行孔子“无道则隐”的主张,以“学道不行”为耻,而非以贫为耻,体现士人风骨(如颜回“不改其乐”)。

b.不认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若完全避世,不利于道义推行(如孔子周游列国),应“危行言孙”,伺机而动。

4、语言运用(文化传承)

(1)(2024?西城一模)请为“《宪问》中的君子人格”主题班会设计一个讨论问题,并结合原文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

问题:南宫适对比“羿奡”与“禹稷”,对今天的领导力有何启示?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尚德”而非“尚力”的管理智慧(对应原文第6章)。

文档评论(0)

墓里有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