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和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含解析).docxVIP

第5课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和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含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和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湖北武汉联考)有学者指出,汉魏、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新旧政权的更替,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效仿的标准样式。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

[B]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

[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D]自耕农经济的壮大趋势

2.(2024·湖南长沙一模)北魏孝文帝按照周礼以教典扰万民、以礼典谐万民、以刑典纠万民的理论框架,把“礼本刑用”付诸实践。其法制改革从手段到内容都体现出隆礼义、重教化、慎刑罚三环紧扣的治国原则。这反映了当时()

[A]法律体系不断走向完善

[B]封建礼法开始实现融合

[C]周礼成为刑法根本原则

[D]以礼入法成为治国理念

3.下面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户数

人口数

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263年

663423

1466423

4432881

7672881

263年

280000

940000

280年

523000

2300000

西

280年

2400000

16160000

[A]社会秩序的变动 [B]户籍制度的调整

[C]中央集权的消长 [D]人口的大量流动

4.(2025·陕晋青宁高考适应性考试)

出处

相关内容

《魏书·律历志》

音律由黄帝创设,三代“共行”;汉、魏、晋予以革新与校改;北魏“太和中,诏中书监高闾修正音律”。

《魏书·官氏志》

太和中,“高祖诏群寮议定百官,著于令……降车、骠将军,侍中,黄门秩,依魏晋旧事”。

据上表可知,北魏意在()

[A]弥合南北文化差异 [B]承继中原王朝正统

[C]革新传统修史体例 [D]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5.(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宋书》载:“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与此同时,南方同姓之间甚至出现了“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的现象。《日知录》也提到,东晋以后“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南人则有比邻而各自为族者”。南北方这一差异主要是基于()

[A]门阀制度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C]主流思想的异变

[D]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

6.(2024·河北唐山二模)匈奴建立的前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

7.(2024·陕西咸阳一模)据史料记载,北魏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与布两种形式;而同一时期的南朝,政府已转向以铜钱为主要的征税形式。这反映当时()

[A]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

[B]南北方商品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C]北方社会分裂局势动荡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8.(2024·广东韶关二模)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诏曰:“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这体现当时()

[A]私家修史质量较差 [B]官修史书相对客观

[C]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D]私家史书诋毁政府

9.(2025·陕晋青宁高考适应性考试)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有一份盖有唐代官印的交河郡物价表,记载了米面行、铛釜行、帛练行等各种行铺所售商品,商品按品质分为上、次、下三等,依等标价。《唐六典·两京诸市署》记载:“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以三贾均市。(原注: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这两条史料互证,可知唐代吐鲁番()

[A]行铺林立商品多样

[B]推行了羁縻府州管理体制

[C]商品价格同于内地

[D]实施中央制定的市场制度

10.(2024·山东济南三模)唐朝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在唐朝前期以负面为主,但在唐中叶以后逐渐转向正面。这主要是由于()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中央集权的弱化

[C]经济格局的变化 [D]长途贩运的兴盛

11.(2024·广东佛山一模)唐开元年间,朝廷所需丝织品多取自河南、河北,当时河南的丝织业水平首屈一指,其次为河北,淮南、江南的丝织品难以与之匹敌。到了唐后期,朝廷所需丝织品转而取自淮、浙等地。这种转变源于()

[A]长途贩运得到发展 [B]中央政府实力萎缩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12.(2025·四川高考适应性考试)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马嵬之变”的历史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