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炒花茶行业标准编制说明.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茉莉炒花茶(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标准起草单位、起草过程

1.任务来源

《茉莉炒花茶》行业标准标准由四川省清溪茶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

流通协会、四川省滨水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犍为县茉莉茶协会向中华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制定标准立项申请,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

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供销合作社归口标准体系

与行业品牌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供销厅科社[2023]60号)文批准立

项,项目计划编号为2023GH-ZD-35。

2.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清溪茶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

川省滨水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犍为县茉莉茶协会。

(二)简要起草过程

2023年11月《茉莉炒花茶》行业标准计划任务下达,四川省清溪茶

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滨水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犍

为县茉莉茶协会等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并开展工作。先

后进行茉莉炒花茶样品采集、实验检测、数据分析,深入企业和流通领域

进行调研,结合近几年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变化和修订情况,起草

了标准草案。标准草案形成后,2024年通过四川省清溪茶业有限公司、川

茶集团、炒花甘露茗茶公司和犍为茉莉茶协会会员企业在四川犍为、广西

横州和云南元江等花区进行加工验证,结合茉莉花茶主产区调研情况,对

标准草案进行修改。2025年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邀请四川、广西、云南

等地茉莉炒花茶加工企业代表和专家,围绕标准草案进行认真讨论,进一

步完善了标准文本,最终形成《茉莉炒花茶(征求意见稿)》。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茉莉炒花茶又名择(拆)花茶,最早来源于四川省乐山市茉莉花茶产

区犍为县的民间家庭或小手工作坊加工的一种茉莉花茶,其加工方法是在

沿袭了传统茉莉花茶加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提高。茉莉炒花茶独具

特色的“择花、炒花”工艺,是将待开放的双瓣茉莉鲜花择去花蒂(花托),

再把双瓣花择成完好的单瓣花朵,按一层茶、一层花反复堆叠至一定高度

窨制,次日午后茶花不分离,连花带茶一起炒干或烘干,在高温湿热作用

下,产生了新的色、香、味物质,形成了茉莉炒花茶独特的“熟香韵味”

品质特点,有别于传统茉莉花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清溪茶厂、成

都茶厂开始用该工艺加工茉莉花茶,最早用平口铁锅进行炒制,发展至用

马口铁皮制作的炒花平台,再至用瓶炒机炒制。犍为县茉莉花茶产业界对

该工艺逐步提炼发展,同窨制传统工艺相结合,产生了茉莉炒花茶。在中

国茉莉花茶生产加工中自成体系,满足了广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目前,茉莉炒花茶在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等花茶产区形

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四川花区70%以上产量均为茉莉炒花茶,据不完全

统计,2024年茉莉炒花茶产量已近万吨,其中:四川花区5100吨(犍为

花区3200吨、夹江花区1800吨),云南元江花区1900吨,广西横县花区

2400吨,茉莉炒花茶已在全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消费市场。茉莉炒花茶起

源和发展于犍为县,犍为县也为茉莉炒花茶产业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

目前云南元江、广西横县生产茉莉炒花茶主要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于此。

茉莉炒花茶作为中国茉莉花茶中自成体系的产品,而现行的相关标准

GB/T22292《茉莉花茶》不能充分反应茉莉炒花茶“熟香韵味”、茉莉花

干洁白且含量较多的品质特点,不利于茉莉炒花茶的健康发展,亟需制定

茉莉炒花茶行业标准,为茉莉炒花茶的生产、销售、监管提供规范的依据,

促进全国茉莉炒花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定茉莉炒花茶行业标准,是

顺应茉莉花茶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行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茉莉

炒花茶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茉莉花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为保证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充分讨论

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标准制定的以下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标准起草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标准关于污染物限

量、农药残留限量的卫生指标要求必须坚持以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

为依据。

(二)协商一致原则。尽可能地让生产企业、政府、协会、消费者等

利益相关方参与到标准制定过程中来,充分考虑

文档评论(0)

pvg-s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