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中国死刑制度的废止
内容摘要:死刑是一种剥夺生命的极刑,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是国家的产物。死刑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文明的追求不断深化,死刑存在的价值越来越被各国人民所怀疑。著名的意大利法理学家贝卡利亚于曾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中大胆地论证了死刑废除的正当性,尔后的两百多年里,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息,刑法学界和公众有着不同的看法。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突出强调了人类生存与自由的重要性,此后,限制与废除死刑被写进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文件。废除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根据刑罚自古以来的演变进程及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难看出死刑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本文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引入案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死刑的定义及其发展演变的阐述,以及必威体育精装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引出当前极为热门的话题——死刑存废。第三部分从伦理学的视角,分别论述分析了死刑保留论、死刑废除论、死刑有限存在论等三种主要争议。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当前死刑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当前,中国正所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都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为中国死刑制度的废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者必死”参见《旧约.申命记》第十九章;你也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的朴素报应观也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相反,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理念不断普及,尊重人性、顺应人道、彰显人文等观念进一步树立,从而引导着人们的道德、法律观念的改变,这为中国死刑制度的废止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摆脱改革死刑的僵局,真正踏上废止死刑之路,要从各方面
参见《旧约.申命记》第十九章;你也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关键词:死刑制度废止以人为本
第一章引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当前关于死刑存废问题,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西方国家关于死刑存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我国的刑法学界和法律伦理领域直到近十多年来才开始争论这一问题。其导火线是2000年发生在南京的一幕惨案。某深夜,在南京任职的德国工程师及其家人遭到歹徒的劫掠,而后又被残忍杀害。后案件罪犯数人均被捉拿归案,主犯依法被处以死刑。但是令大家感到诧异的是,受害者的亲属在知晓案件处理结果后,竟然向南京市政府书面申请对该案的主犯免除死刑。因为他们认为,在德国的法律中是不存在死刑的,对主犯施以死刑并不能对已经造成的后果进行改变。”受害者亲属所提出的死刑豁免要求和罪犯确凿的罪行、残忍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全国上下关于死刑问题的热议,人们开始思考死刑对当事者、对制度、对社会文明的作用、意义是什么?我们曾经持有的“杀人偿命”的报应观念是否应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继续保留?如果抢劫杀人也不再判处死刑,那么还存在社会公正吗?犯同样罪行的人的命运,在没有死刑的德国和保留死刑的中国,却有着天壤之别。国别不同,人的生命的贵贱是不是也就不同?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当受到尊重,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每个人的生命?
第二章死刑的涵义及其发展演变
一、死刑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死刑,是对罪犯生命权的剥夺,是最严厉的惩罚犯罪手段参见徐良:《死刑存废问题与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2012年发表;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参见徐良:《死刑存废问题与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2012年发表;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二、国内外死刑制度的现状
=1\*GB4㈠国外现状
截止2005年10月,在世界上,对所有罪行废除死刑的国家有86个,对普通罪行废除死刑的国家有11个,至少30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过去10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并且确信不再执行死刑或者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不再执行死刑)。赵秉志.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12(1):13.。以上在法律上或实践中废除死刑的国家的总和是121个,而保留死刑的国家还有75个。时至今日,只有58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并执行死刑。而在保留死刑的国家中,执行死刑的人数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根据维基百科提供的资料,在2009年,伊朗至少388例,伊拉克至少120例,美国52例,也门至少30例,苏丹
文档评论(0)